2012年7月31日,新华网以《湖州高校消防志愿者开辟暑期安全课堂》为题,报道我校消防志愿者开辟暑期安全课堂。全文如下:
“父母不在家时,家里突然着火了该怎么办?是先打119呀还是先打电话通知父母?”来自湖州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刘刚的话音刚落,小朋友们便争先恐后的抢答起来“先打119”。在龙泉街道白鱼潭社区的居民活动室里,放假在家的小朋友们聚集在一起,志愿者一边给放假的小朋友们介绍消防器材,一边讲解消防知识。像这样的暑期安全课堂,在湖州市的社区、农村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自7月5日大学放假以来,刘刚和1200多名同学一起,分成多支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农村社区开展暑期社会消防实践活动。1个月里,他们的足迹遍及湖州市三县两区的二百多个社区和近千个村庄,开辟中小学生暑期安全课堂1500多个,为30多万名放假在家的中小学生传授暑期安全知识。
作为活动的发起人之一,浙江警官职业学院老师聂财勇说,暑假里大人上班,中小学生大都成了“一家之主”,缺少监护,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涉及学生暑期安全的话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湖州市借助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建了“青春守护家园”大学生暑期社会消防实践团,利用到农村、社区开展社会实践的时机,把在家的中小学生召集到一起,为孩子们辅导功课,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既解决了一些父母的实际困难,又为孩子们的暑假增添了乐趣。
“红色的瓶子不装水、不装油,只装粉,请问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消防器材?”在织里镇流动人口服务中心,人文学院志愿者服务队30名成员分成几个小组,对前来探望父母的“小候鸟”进行暑期消防安全培训。针对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大学生志愿者们借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讲出了火灾的危害和防火重要性,还传授了火场逃生对策,演示了如何拿灭火器灭火。课堂教育结束后,大学生志愿者们还与20多名孩子进行了“老鹰抓小鸡、丢手绢”等互动游戏,欢快热烈的气氛把活动推向了高潮。课后,志愿者们还为孩子们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要求每一名孩子回家后完成一份“暑期消防安全日记”、绘制一份家庭逃生路线图、争当家庭消防安全纠察员等三项任务。
“现在的大学生非常聪明,不但自己创新宣传方法,倡导‘一句话’消防宣传,更能紧跟潮流,在宣传中加入一些网络流行语,确实让人过耳不忘啊!”吴兴区教育局安全监管中心施菊仕说,这种培训真正让人做到了教学相长,在提高大学生志愿者消防安全素质的同时,也拓宽了消防宣传视野,双向促进带动消防宣传工作。
为了把暑期教育安排的丰富而有成效,大学生志愿者们还把消防站开辟成第二课堂,组织孩子们走进消防站,在体验部队生活的同时,接受消防知识教育。“哇!这个怎么可以有水出来呢?”“叔叔,你们走独木桥、爬楼梯会害怕吗?”在飞英消防中队,中队长徐一峰被孩子们团团围住,你一言我一语地提问。活动现场,孩子们的惊叹声、笑声、欢呼声充满整个营院。在参观车辆器材库的时候,孩子们在仔细听取消防宣讲员讲解的同时,纷纷伸出手去触摸水带、水枪、防护服、头盔等物品。“这些衣服好厚啊,穿了会很热吧?”“为什么墙上贴着一出发、二出发的字条啊?”等等问题,志愿者和官兵们一一作了认真回答。
湖州师范学院保卫处副处长季志兼任消防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副团长,他指出,之所以利用暑假开展消防安全志愿服务活动,目的是利用社会实践大舞台,让大学生们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在消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展示自我,增长知识,实现自我价值,发扬志愿服务精神。
季志还表示,志愿者的消防安全实践将纳入学生在校综合考评,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入党和获得奖学金的重要依据。(作者:湖州市公安消防支队 赵永需)
http://www.zj.xinhuanet.com/zj119/2012-07/31/c_1125848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