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2025级新同学
  • 校园十景之同沐德音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 牢记嘱托 逐梦前行

湖师新闻

News 新闻网
  • 锚定本科教育质量生命线 共绘“十五五”发展规划新图景 ——学校召开2025年暑期务虚会暨干部培训会(图)
  • 我校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图)
  • 学校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并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图)
  • 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湖州论坛顺利举办(图)
  • 我校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图)
  • 4金9银14铜+优秀组织奖,“挑战杯”省赛成绩创新高!(图)

锚定本科教育质量生命线 共绘“十五五”发展规划新图景 ——学校召开2025年暑期务虚会暨干部培训会(图)

  9月8日至9日,学校召开2025年暑期务虚会暨干部培训会。校领导班子成员,全体中层干部,学术副职,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科级干部等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锚定本科教育质量生命线,共绘“十五五”发展规划新图景,奋力谱写高... [详情]

10
09月
2025

学术动态

Academic 更多+
  • 我校师生获评《核技术》“优秀论文”和“优秀青年编委”(图)

      近日,《核技术》和《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期刊组织的“核科技前沿创新发展研讨会暨两刊编委会第三次全体编委大会”在上海复旦大学(江湾校区)召开。由我校李庆峰教授担任通讯作者、我校联合培养的硕士生高泽鹏(现为中山大学在读博士生)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几个核物理问题的深入研究》,荣获2024年度《核技术》“优秀论文”称号。我校王永佳教授因在提升《核技术》期刊学术质量与国际影响力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被授予“《核技术》优秀青年编委”荣誉称号。  近年来,机器学习在核物理研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科研人员借助先进算法能够从复杂庞大的数据中挖掘深层物理规律。该论文重点评估了卷积神经网络(CNN)与LightGBM在原子核质量模型修正、重离子碰撞参数重构以及对称能斜率参数提取这三个前沿问题上的表现。研究结果表明:(1)原子核质量公式的均方根偏差被优化至小于0.2MeV,且在外推任务中依然保持良好精度;(2)在 1 GeV/nucleon的Au+Au碰撞中,碰撞参数重构精度达到Δb 0.1fm,在0.27GeV/nucleon的Sn+Sn 碰撞中为Δ

  • 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举行“田野研究与服务乡村教育”研讨会(图)

      9月6日,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田野研究与服务乡村教育”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省教育厅原副厅长、省教育学会会长韩平,省教科院原院长朱永祥,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二级调研员朱国清,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张宝歌,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原院长童富勇,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杨天平等校外专家参加研讨会。我校党委书记许慧霞、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刘剑虹出席会议,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人文社科处及中心相关成员参加,会议由刘剑虹主持。  会上,许慧霞致辞。她对各位领导和专家长期以来对我校及中心发展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诚挚感谢,并就学校事业发展及中心的近况作了简要介绍,期待各位专家围绕我校“师范教育如何特色发展”、“如何更好地保持师范特色与产教融合”、“如何发挥中心优势,服务教育共富事业”等议题畅所欲言,为我校创大拼“博”、早日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一定水平、一定地位的湖州师范大学”贡献智慧。  在汇报环节,中心成员就“浙江省教共体的提质实践反思”、“随迁子女学校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分别作了详细汇报。与会专家肯定了中心在乡村教育领域的扎实研究及实践成果,并围绕相关议题进行

  • 教育强国建设视野下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办(图)

      8月25日,教育强国建设视野下师范院校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由我校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长三角分中心联合承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范国睿、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与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东北师范大学率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于伟、山西大学中国社会教育研究院院长侯怀银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振天、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庆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所所长朱晓宏、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王健,我校党委书记许慧霞、副校长舒志定等出席,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发展规划处、研究生院、教务处、人文社科处、信息技术中心负责人等参加。  开幕式上,许慧霞致辞。她指出,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我校因师而立、因师而兴,始终把教师教育能力提升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学校着力创新校地共育师范生培养模式,打造“两山”理念课程思政品牌,在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和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期待各位专家围绕“教师教育能力目标与策略”“地方师范院校‘十五五’实施方案”“中

  • 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第三届“乡村教育研究”主题征文比赛圆满收官

      近日,由浙江省乡村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湖州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协办的第三届“乡村教育研究”主题征文比赛圆满收官。  本次征文比赛面向全国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教育管理者、机构研究者以及硕博研究生,旨在搭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学术交流平台,鼓励广大学者深入中国乡村教育实际,汇集各方智慧,共同探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征文比赛自2025年2月启动以来,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高度支持以及广大教师和研究生的踊跃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7月30日,共收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师生以及一线中小学教师的投稿近百篇,充分展现了教育工作者对乡村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积极探索。  中心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聘请乡村教育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采用匿名审稿的形式,对参赛论文进行了细致的审阅与评判。经过严格的评审流程以及会议讨论研究,最终评选出教师组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5篇和优秀奖10篇,研究生组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9篇和优秀奖25篇。  参赛论文内容涵盖乡村教育政策创新、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

学术信息

Academic 更多+
  • Tea Time学术活动系列邀请报告(258)

      报告题目:放射性核素高效萃取分离材料的全国产化研制与产业化应用  报告人:晏敏皓(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绵阳)科技城新区特种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西南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  时间:9月18日(星期四) 10:00-11:00  地点:理学院1-401  报告内容:  为应对核工业、核电及核医疗领域对放射性核素分离树脂(萃淋树脂)日益增长的需求,打破进口产品垄断,并快速响应用户个性化需求,本团队成功实现了萃淋树脂的全国产化制备与工业化供应。  核心优势与突破:  通过创新大孔径树脂合成工艺,将萃取剂负载量显著提升至 40%以上,确保在高酸、高辐照等极端工况下对目标核素的高效捕获与稳定分离。  核工业应用:国产树脂对超铀核素及α核素的拦截率与吸附容量超越进口同类产品 20%以上。铀回收:在复杂氢氟酸体系中实现铀的高选择性分离。医用核素(锶 89):成功打破进口垄断,在提供更高吸附容量与更好选择性的前提下,成本仅为进口产品的 1/3 以下。  广泛应用与验证:  历经近十年研发,已构建涵盖源项分析、树脂选型、设备集成的全流程解决方案。成功应用场景:乏燃料后处

  • 工学讲坛152

      报告题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经验分享  报告专家:王墩辉  时间:9月18日(周四)15:30  地点:工学院25-512  报告人简介:  王敦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中国电子学会应用磁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奖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会评专家。一直从事磁性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磁性金属、磁制冷、自旋电子学、自旋与催化、阻变存储和电磁波吸收等。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十余项国家级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dv. Mater.、Adv. Sci.和Nano Lett.等SCI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论文他引5000余次,多次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作者。

  • 左尧讲坛暨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系列讲座第六讲

      主题:AI驱动高校数字化变革和未来图书馆建设的浙大探索与实践  主讲人:张紫徽  时间:9月23日(周三)14:00  地点:东校区图书馆A615室  主讲人简介:  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原信息技术中心总工程师。曾在阿里巴巴任职14年,2018年4月正式入职浙江大学。成立智云实验室,通过生态建设的模式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快速构建基于互联网创新技术的新一代智慧校园技术和服务体系,实施“网上浙大”项目,先后完成“浙大钉”“浙大云计算”“学在浙大”“浙大先生”等顶层设计和建设。

  • “太湖品学”人文社科名家讲坛(第14讲)

      主题:科研业务条线干部履职能力提升暨新教工培训  时间:2025年9月7日(星期日)下午2:00  地点:明达楼126会议室  参加人员:文科学院科研副院长、科研秘书、2025文科学院新教工及其他感兴趣的老师  主讲嘉宾:陈礼珍 教授  嘉宾简介:陈礼珍,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人事处处长、党委人才办主任、《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主要研究叙事学理论、文学伦理学批评和文学话语传播,出版专著5部、译著2部,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领衔撰写的研究报告获中央领导同志、浙江省委主要领导肯定批示。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奖2次、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4次。

校园生活

Campuslife 更多+

媒体看师院

Media 更多+

校园动态

Events 更多+
  • 校领导到图书馆调研(图)

      近日,东校区图书馆三楼、五楼空间优化改造工程顺利完工,以全新面貌迎接新学期的到来。9月12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丁敢真在学生处、团委负责人的陪同下,专程来到图书馆,实地调研空间改造与使用情况,并对进一步优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效能提出指导意见。  丁敢真一行首先来到三楼新改造的毕业班考研专间。该区域以“静心·便捷·自律”为设计理念,由学生自我管理,实现长期预约,消除占座焦虑。专间采用相对隔断的单人卡模式,一人一桌,隔断干扰,利于沉浸式学习。310个专座布局合理、光线柔和,均配备有独立五孔插座和智能可调节感应阅读灯,为学生提供了安静、便捷、高效的个人学习空间。丁敢真细致察看座位设置和设备配置情况,并体验了座椅舒适度和阅读灯、插座使用的便利性,对图书馆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优化空间功能的做法表示充分肯定。  随后,丁敢真一行来到五楼新打造的开放式研习空间及AIGC项目研讨专间。开放式空间视野开阔,三种不同研习座位可供学生任选,每个座位均配备亮度可调节护眼灯,实现插座使用自由;8间AIGC(人工智能生成)项目研讨专间家具灵活多变,配备Deepseek API触控智慧大屏,适合小组讨论与协作学习

  • 我校两项提案被列为市政协 2025年度重点提案

      近日,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相继召开,我校两项个人提案被列为市政协2025年度重点提案,分别是市政协委员、民盟师院基层委主委鲁海峰提出的《关于加速推进湖州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建议》,以及市政协委员、民建师院支部主委谢舟提出的《关于推进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与人才培养精准对接,助推企业“走出去”东盟的建议》。  鲁海峰委员的提案聚焦于湖州市文化建设领域,重点分析了当前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系统推进湖州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他提出要整合闲置文化场所资源,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基因,拓展文化实力转化路径,打造长三角区域原创创作基地,促进艺术、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等。谢舟委员的提案则关注涉外法律服务方面,重点剖析了当前在涉外法律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为构建湖州市涉外法律服务体系,提升涉外事务服务水平和能力,他建议成立湖州涉外法律服务联盟,支持湖州师范学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创新,支持高等院校开展东盟国别法律政策研究和相关培训等。  近年来,我校各级政协委员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责,密切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扎实做好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工作

  • 人文学院召开2025级新生家长会(图)

      为搭建家校沟通桥梁,共同助力新生成长成才,9月14日下午,人文学院在12-201教室召开了2025级新生家长会。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系主任、新生班主任、辅导员共同参会,与200余名新生家长面对面交流。会议由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程龙主持。  会议伊始,家长们一同观看了学校与学院宣传片,近距离感受办学底蕴与校园文化。  人文学院院长潘明福以“相遇·相与·相予”为主题发表讲话,从学院发展历程与人才培养愿景出发,重点介绍了“导师制”“考研攀登计划”“就业能力提升项目”等育人机制。他呼吁家长与学院携手,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业进展与身心健康发展,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实现自主成长。  人文学院学术副院长董振华、中文系主任王国珍分别就专业特色、培养路径及升学就业前景进行解读,强调学院秉持“厚基础、强实践、重职业”的培养模式,致力于造就基础扎实、能力全面、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人文学院党委书记程龙在总结中进一步表示,学院将持续夯实考研支持体系,鼓励学生树立深造目标,为未来发展拓宽道路;大力推动综合素质拓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竞赛、科研、学生组织等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安全与身心健康,呼吁家长与学

  • 金秋启新程,逐梦向未来——经济管理学院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图)

      9月15日下午,经济管理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学院领导班子、新生班主任、辅导员及全体2025级新生共同参与。  本科新生代表、金融工程专业李霁芙同学分享了初入大学的温暖感受,她呼吁大家将个人成长融入家国发展,扎实学好专业知识,以奋斗书写青春答卷。研究生新生代表、国际商务专业宋滋同学回顾了本科阶段在湖师的成长历程,面对研究生新阶段,他立志让科研成果落地见效,以所学回报社会。  本科老生代表、2022级知识产权专业陈雨悦同学结合生动的案例,鼓励新生走出舒适区,积极探索大学的多元可能。研究生老生代表、2024级国际商务专业沈斌晓同学结合自身服役经历与校园成长故事,希望新生明确读研意义,将个人发展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在经管学院续写成长华章。  教师代表程兆麟结合自身教学与育人经历,为新生分享“经营”大学时光的“管理心得”。他指出,大学是探索真知的广阔天地,鼓励新生主动转变学习模式,广泛涉猎多领域知识,勇于提问质疑,积极构建优质“社会网络”,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在试错中收获成长。  学院执行院长陈菁泉作总结讲话,向新生致以热烈欢迎与祝贺。他介绍了学院的历史沿革

视频专题

Video 更多+
X

热点专题

Spec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