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7日,湖州电视台《新闻60分》栏目新闻热线以《 自制趣味“三国杀” 寓教于乐》为题,报道了我校姚韵靓老师将游戏与教学相融合的情况,全文如下:
传媒湖州网3月17日讯(见习记者:陆立 臧晶晶)相信许多朋友都玩过"三国杀"这个游戏。但是你见过有人把这款游戏和教学联系在一起吗?今天,我们7654321新闻热线就接到了这么一个报料,说他们新来的教免疫学的80后老师姚韵靓正在"捣鼓"这个。
看来,这位年轻人就是同学们口中的姚老师了,去年刚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 "三国杀"是他学生时代的业余爱好。谈到为什么要自制卡牌,姚老师说了,这还跟他本学期教授的免疫医学课有关。
姚老师:学生都觉得很难的一个课程。那么我就想如果把这些免疫系统的这些细胞、分子式键做成牌的形式,是不是学生就是会更感兴趣一些,然后可以在玩当中记住更多的东西。
有了这个想法后,姚老师说干就干,马上开始准备了。
姚老师:我是在网上找到了一些三国杀DIY的一些工具包,那么我主要是图片要改掉,然后这个解释要改掉,然后我又加上了这个,就是概念的解释,特别还加了这个在书上的第几章,那么学生如果不懂的话他可以直接翻到这章去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设计时姚老师把免疫学的专业概念很巧妙地融到了游戏中。比如原来"三国杀"里的"人物牌",到了姚老师手里摇身一变就成了"细胞牌"。
姚老师:它这个是一个T细胞,它的最大的一个外观上的特点就是它上面有很多的受体,所以我把它画成这个样子。(有点像"Y"细胞)对。然后它的这个所谓的武将技能就是它的细胞的一个特点,比如说它T细胞它既可以是一个辅助型的功能,也可以是一个杀伤性的功能,具有两个这样的技能。
姚老师说,制作这样一张卡牌大概要花两三个钟头时间。目前有五分之一的卡牌已经敲定了方案,其他也在陆续酝酿中。他把几张成品小样发到了网上,没想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
学生:创意来自于生活,姚老师这个创意真的是非常非常地好。游戏的话大家基本上都是一玩就会上手那种,而且这个游戏里面又搀杂了一些知识点,应该会很容易。
其实姚老师的初衷也是为了好玩,没想到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下,他对自己的创意更有信心了。那么,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好的把好玩和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成效。
链接如下:http://www.hugd.com/xinzixun/2013-03/17/cms268934articl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