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全省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工作会议精神,着眼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队伍梯队建设,学校开展了新一轮中层后备干部集中调整工作。围绕培养“好梯队”目标任务,按照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的工作要求,历时一个多月,通过基层推荐、组织考察等程序,校党委研究确定了一批中层正职和副职后备干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突出强调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强化党组织、分管领导、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重和考察识别干部的责任。本次后备干部调整工作在目标要求、选拔方式等方面体现了新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新思想、新举措,要求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选准、选好后备干部。同时,上级要求改进选拔方式,突出简便易行,层层把关,当好“伯乐”。各分党委、党总支及各部门在推荐时充分酝酿、集体研究,按工作业绩和发展潜力推荐人选,把好提名关;各考察组根据德才素质和现实表现提出培养使用意见,把好参谋关;校党委以综合评价、总体表现和班子建设实际需要等确定后备人选。
校党委书记刘剑虹在中层后备干部集中调整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学校加快发展、内涵发展需要狮子型干部和“好班长”,也需要老黄牛式干部,要注重培养选拔开拓型、研究型、实干型干部;要注重优化结构、增强功能和活力,分类选拔业务管理类和党政管理类后备干部,业务管理类后备干部,要重视年轻化、高学历、高职称,党政管理类后备干部,要重视组织管理能力、对外开拓交往能力;还要考虑后备干部的年龄、专业、特长、来源,注重党外、女干部培养选拔,体现基层导向和五湖四海原则,形成了一支老中青梯次配备、经历专业互补、素质优秀的后备干部队伍。
学校将按照上级有关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精神和党委《关于加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建立健全后备干部培养锻炼、适时使用、定期调整、有进有出的机制,针对性地选派后备干部挂职锻炼和参加上级组织调训等,提高其综合素养和管理能力。对后备干部从严要求,实行动态管理,保持一池活水,确保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有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