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9日,光明网以《让大学文化和生态文明在校园共融共生》为题,报道我校将用十年时间建成“梁希植物园”。全文如下:
让大学文化和生态文明在校园共融共生
湖州师院将用十年时间建成“梁希植物园”
光明网湖州3月9日电(记者 严红枫 通讯员 谈铮渭)3月8日下午,湖州师院与省林业厅、湖州市政府联合举行“珍贵树种进校园共建湖师植物园”赠苗植树活动。此活动既是省政府2015年启动的“新植1亿株珍贵树五年行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湖州师院启动植物园建设的序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校园具有独特的人文气息,在高校建植物园是在种生态,更是在种历史、种文化。我们以‘梁希植物园’为愿景,就是想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好植物园,用10年左右时间逐年推进”学校党委书记刘剑虹表示。该植物园将以我省珍贵树种及湖州市丰富的乡土植物资源为依托,以地域文化和办学历史为特色,以“公园外貌、科普内涵、特色文化”为指引,形成植物系统、校园文化、湖州风情“三位一体”格局,集科普教育与科学研究、资源保护与生态保育、校园文化与游憩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成为大学文化与生态文化完美结合、具有浙北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植物园。
建设植物园的规划得到了省林业厅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向学校赠送了首批珍贵树种共2万株,包括娜塔栎、福建山樱花、浙江樟、枫香、无患子、黄山栾树等10个品种。“湖州位居浙北,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物物种十分丰富,仅乡土树种就达700多种,湖州还是近代林学和林业的杰出开拓者、中国第一任林业部长梁希先生的故乡,因此这里有先天条件和良好基因,而湖州师院林业专家队伍是现实基础,植物园是很好的载体,师院有责任把这份财富和文化传承好。”湖州师院校长、全国知名森林病理和生物农药等研究领域专家张立钦表示。
根据初步规划,植物园计划用地约46.7万平方米,将收集引种植物2000余种,涵盖珍稀植物园、浙北特色植物园、市树市花园(包括县树县花)、翠竹园、药用植物园(本草园)、香花园(花卉园)、杜鹃谷、果木园等20多个植物或专类园区,其中蕨类植物按照秦仁昌系统、裸子植物采用郑万钧分类系统、被子植物按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科学排列。
活动中,还举行了“珍贵树种示范园“纪念石揭幕仪式。现场,省林业厅领导、省市林业专家和师生代表共同将500株珍贵树种种入示范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