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客户端:湖师大学生调查引关注:养老护理人员为何“老龄化”

党委宣传部 2017-05-16 0:00:00

    2017年5月15日,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浙江24小时”以《湖师大学生调查引关注:养老护理人员为何“老龄化”》为题,报道我校大学生一项社会调查引起关注。全文如下:

 

湖师大学生调查引关注:养老护理人员为何“老龄化”

 

通讯员 谈铮渭

25岁的周平是一家养老公寓的护理员。去年从高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后,她一直工作在护理服务一线,成了最受老人们欢迎的“小周”。然而就在最近,她却向院长提交了希望调离一线岗位的申请。“一线工作很辛苦,工资也不高,对年轻人的职业吸引力不足。”周平坦言,从她的同学到同事,但凡年纪轻的,从事养老护理员这份工作的时间都不长,很多人工作不到一年就辞职了。

u=2933270211,2026481311&fm=23&gp=0.jpg

留不住年轻人,这是当前我省养老护理队伍的一个现状。近期,湖州师范学院一支大学生团队对全省6个地市进行调查,提交了一份《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护理队伍建设的瓶颈与挑战》。调查报告显示,所调查的养老护理员中有将近80%属于中老年及老年人群体,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三成。如果按退休年龄算,有将近28%的养老护理员属于退休后继续从业。

u=1486235857,1119115143&fm=23&gp=0.jpg

具体来看,养老护理员年龄结构层次偏高,缺少年轻力量的注入。在被调查的养老护理员中,年龄在46岁至55岁的护理员占52%,年龄在56岁至65岁的养老护理员占24%,而年龄在66岁及以上的养老护理员占4%,年龄在45岁的以下的护理员仅占20%。“这几年,随着全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重视,不少高校还开设了相关专业,一些高校毕业生陆续加入养老服务行业。但是,这些‘科班’出身的人才流失速度也非常快。”调查团队负责人、大三学生陈瑞介绍,由于劳动强度、工资、职业认同度等原因,不少年轻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了转行。

u=140266263,2173319641&fm=23&gp=0.jpg

养老服务人员队伍的“老龄化”,带来的弊端之一就是养老护理队伍专业性欠缺,无证上岗占到了大多数,使得行业规范与服务质量提升较慢。

调查显示,养老护理行业队伍中未取得资格证上岗的人数占了很大一部分,达到47.1%,取得初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占38.4%,持有中级证书的养老护理员占9.8%,而取得高级证书及技师的养老护理员人数极少,仅占3.8%和0.9%。

针对这些问题,调查报告最终从政府、社会、行业、个人等角度提供解决对策。如政府要鼓励高校发展养老护理专业,社会要发展智慧养老等。

u=2033335029,2126218789&fm=23&gp=0.jpg

这份调查报告一经提交得到了相关领导的批示。浙江省政协常委、湖州市政协副主席夏平表示该调研报告基于全省大规模的关于养老护理员的抽样调查,全面分析了我省老年护理队伍的现状,并针对我省养老护理队伍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加强我市养老护理队伍建设,加快发展我市养老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值得相关部门参阅。

湖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沈建军表示,该课题切中要害,文本中提及养老护理员的年龄、专业、社会地位及待遇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均客观反映了当前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在建议对策中能够分别站在政府、社会、行业和个人的角度给予了客观的分析,十分难得,可圈可点。

http://app.thehour.cn/wap/share.html?id=1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