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在线:精雕细琢物,竹韵满家室

文学院 2017-07-09 0:00:00

    7月7日,湖州在线以《精雕细琢物,竹韵满家室》为题报道了文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探访竹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全文如下:

        一兜,一转,一划,一刻,粗糙的手指灵巧地握着小刀,沿着竹根特有的纹路勾勾刻刻。7月7日,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遗韵焯烁熠于今朝”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安吉递铺寻访安吉竹刻的历史踪迹和现状。

    竹雕多为小器,但一器之微,往往穷工极巧,精雕细琢。中国的竹雕艺术源远流长,运刀的转运、起伏、顿挫都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出作品的精巧和雕琢美。该大学生实践团队到递铺镇安乐社区拜访了递铺竹雕的传承人吴云良。吴师傅的工作室里摆放着许多他的作品,他也向该团成员展示了一些竹雕的技术手法,热情地介绍了竹雕的相关知识。吴师傅一直保持着对竹雕的热爱,坚持竹雕的创作并关心着竹雕技艺的传承。

    据介绍,竹刻是一种传统的民间雕刻艺术,用竹根雕成人物及动植物形象,或在竹材竹器上雕刻文字、图画等。竹纹与雕痕,光滑与粗糙,凹面与凸面,自在一方小小的天地中,在手与刻刀的配合下变的独具韵味。赵汝珍在《古玩指南·竹刻》中写道:“竹刻者,刻竹也。其作品与书画同,不过以刀代笔,以竹为纸耳。”竹刻大多寄托了文人的情怀,他们将与书画中相同的意境情怀附在了手上的刻刀中,丝丝竹屑掉落,缕缕情思融入。

http://zt.hz66.com/system/content.asp?id=7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