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兴,莫过苏湖。四海之远,万民之众。经义治事,明体达用”随着舞台的灯光慢慢亮起,演员与群演们齐声朗诵“明体达用”的校训一起走上台前,胡瑗先生的故事在师院的舞台上首次上演。4月18日晚,由校党委宣传部、湖州市文广新局主办,文学院启明剧社承办的原创话剧《君子胡瑗》在我校音乐厅首演。副市长闵云,校党委书记刘剑虹,党委副书记黄建平、蒋云良,副校长陈亚明,党委委员、宣传部长杜宁,市文广新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许建跃,以及胡瑗先生的后人——世界中华宁波总商会副会长、美国中华宁波总商会会长胡运熹出席,相关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负责人与全校师生一起观看整场演出。
话剧的演出由湖州江南实业有限公司全程赞助,金额高达25万元,并将支持后续公演。
话剧《君子胡瑗》讲述了胡瑗先生一生求学和教学的故事。整场话剧一共分为四幕,以说书人的念白引出胡瑗先生一生的四个重要阶段。第一幕中,胡瑗从小读书勤奋、好学上进,但未受过良好的教育,其父深知无力再继续教育,便将他“赶出家门”,外出求学;第二幕讲述胡瑗来到山东泰山栖真观求学深造,潜心学习,钻研学问,10年不归家;第三幕讲述胡瑗学成归来,开书院授课,在湖州实行“分斋教学法”,主张“明体达用”的思想;第四幕,晚年的胡瑗即将告老还乡,带领学生游湖,与学生依依不舍,展现出浓厚的师生情谊。真实而生动的求学故事,通俗而有趣的生活场景,这段跨越千年的历史被13位演员演绎得淋漓尽致。四百人的音乐厅内座无虚席,不时从座位上传来观众的笑声和掌声,直到演出结束,观众还深深地沉浸在剧中,意犹未尽。来自文学院的乔滢煦说道:“第三幕的对比形式让我印象最深,胡瑗看到不认真上课的学生,没有去批评他们,还去和学生玩投壶,发现学生的特长,再采取分斋教学的方式教育学生。”
据了解,整部话剧《君子胡瑗》的剧本,由启明剧社原创、改编、成形。为了演出成功,启明剧社从去年10月份就开始准备,从演员的选拔到正式的演出历时近8个月时间。在第三幕中更是借鉴经典话剧《暗恋桃花源》中的效果,用灯光把舞台一分为二,将文会堂五贤作诗谈论和书院学生嬉戏打闹的情景同时在舞台上呈现,让观众能够在同一个舞台上看到两个时间背景下的情景。通过学生自编自导,将胡瑗的精神与经历展现出来,让学生用更直观的方式了解胡瑗先生“明体达用”的思想。
“本次剧本的创作、演员的选择和排练过程都很艰苦。本部剧的演员来自不同的学院、不同的年级,在不同的课程安排下,平时上课期间演员们只有在周三下午才有更多共同的时间排练,在晚上和周末大家更是争分夺秒地训练。演员的尽责和排练的配合也是让我们能够成功演出的关键,这也是我们向校庆敬献的一份大礼。”导演舒文远说。
通讯员:程龙 学生记者:朱孟浩 摄影:祝洁辉 王新丰 叶梦婷 王允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