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云岗,教授、研究生导师。现任湖州师范艺术学院音乐系笛萧、葫芦丝、巴乌等吹管乐专职教师、音乐系器乐舞蹈教研室主任、兼民族管弦乐队艺术总监。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华上海笛文化研究所理事,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2000年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笛萧专业,师从中国笛子大师俞逊发先生,同时也得到笛坛泰斗陆春玲老师的悉心指导。曾编演节目《边塞欢歌》、《云岭舞风》和《中华大家园》,连续赴中国中央电视台演出,获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特等节目奖,并由CCTV面向全国多次播出。参加浙江省第四届“香溢杯”民乐比赛获个人专业A组奖。出版发行个人演奏专辑,《太湖之州》、《竹楼情歌》和《云岭舞风》;出版发行国家教育部统编“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教材”之《戏曲鉴赏》;出版发行著作《葫芦丝巴乌名曲诠释与演奏要点》、《俞逊发笛子名曲演奏艺术研究》。在《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等国内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市厅级课题近十项。曾获湖州师范学院“课堂教学十佳教师”、“课堂教学优胜奖”和艺术学院“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左晓燕、程晓辉、王静、李芳、李宇轩等举办个人音乐会和多次参加比赛获奖。
【教师本色】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对于毛云岗老师来说,这“故乡的歌”便是来自遥远历史的呼唤,手中的清笛带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存,载着他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毛老师说,幼时童趣便是三两小孩一起做乐器,年幼笨拙,成品只作玩具,二胡、笛子……长久下来,接触了各种各样的民族乐器,在这样的环境里,累积了他对传统乐器的热爱。用毛老师的话说,笛子是我们千百年来祖先留下的传统乐器,不仅是一件器物,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带着一份传统文化的情怀,毛老师踏上了艺术这条道路,斗转星移已有三十余载。
自小在父兄的影响下,毛老师便偏爱笛子空灵的乐音,自中学起跟随专业老师学习。生活艰辛,求学不易,但对于毛老师来说,能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便是乐在其中,不觉辛苦。抱着“学不可以已矣”的态度,先后在多所高校求学。在上海音乐学院求学期间,师从著名笛子大师俞逊发教授和指挥家周仲康教授,他深深被两位老师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折服,也意识到教师这一职业的重要意义。于是在求学期间,他还兼任高校的导师,站上了教师的讲台,这一站就是二十多年。工作的经历让毛老师的专业特长得到了发展,也坚定了他传播技艺的决心。
教师是实现艺术追求的途径,同时也是自我价值实现的最好途径。本来拥有很多选择的毛老师认为只有“教师”这一职业才能对艺术、对文化、对社会做最大的贡献。多年来,他一直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本分,尽心尽力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子。在日常教学中,毛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基本功的教学。他认为学习切忌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扎实基本功才能驾驭高难度的曲子。对待学生,毛老师基本做到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针对每一个同学的不同情况进行实时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他十分注重交叉学科之间的联系。他主张学习音乐,一定要和其他文学类如历史、地理、人文学、社会学甚至经济学等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比如说我要让学生演奏一首作品,首先要使学生了解这个作品的思想内涵、时代背景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还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民俗的历史知识。”毛老师还认为音乐与哲学密不可分。唯物辩证法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的关系、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其实在音乐里面表现得非常突出。对学生的要求,毛老师从来不只是专注于学生的技艺有多高超,他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德才兼修,教导学生授业之法,使之成为一个一专多能的人。他认为学习不只是为了自我提高,更要为文化传递做准备——这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该有的觉悟。
毛云岗老师还将自己对艺术的追求融入到教学中。在这个岗位上,他从来没有停止过提高自身技能,更没有停止过对传统音乐的深入探索。他曾代表学院前往乌克兰、阿塞拜疆、日本等国家进行交流,发表学术论文并主持参与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和编写专著教材,出过多张演奏专辑还多次登上央视的舞台,各大报纸争相对他进行报道。无论站上过多大的舞台拥有过多少宝贵的演出经验,毛老师最爱的还是那三尺讲台。毛老师说,他到处演出,进行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传统音乐的魅力,他今后还会继续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不以外物改变志向,全心全意完成每一次表演,不忘初心,不辜负艺术。直到现在,拥有多次舞台表演经历和稳健的台风的毛老师,站在校园的舞台上也依然会紧张,因为他要给学生们树立一个榜样,也要给全校师生带来最完美最极致的表演。当然,他也从来没有让他的观众们失望过。在他的影响下,从师院中走出了众多优秀的学子。
平日里,他喜欢带着自己的笛子,踏遍钟灵毓秀之地,行至云深不知处,兴致一来,一曲如行云流水恣意飘洒在自然山川之间。毛老师说,他一直在寻一处朴素的地方,那里有乡音、有童趣、有愿意听他吹奏的人,足矣。“竹林深处荡清笛,三尺讲台传古音。”他用笛声诉说他的心志,他用行动证明他的追求:“心平则气和,气和音则秀。要用高超的技艺、精美的诠释,演绎出美妙的音乐,要用宽广的胸怀、平和的心态善待身边每一个人。”毛云岗老师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一位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教坛标兵】
牛少岩老师和毛老师共事十多年,见证了毛老师从讲师到教授的一路风雨。他说毛老师为人正直厚道,有艺术家的风骨。修身自律而且博闻强识,博采众长,十分有大家风范,既有传统的品格又有很先进的教学理念。他提到,毛老师学术性极强,理论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建树,从教以来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和论文的发表,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最专业最深刻的教学课堂。毛老师还把自己的研究结果运用到教学中,将艺术与教育完美结合。
作为同事又是挚友,他看到最多的是毛老师为学生们操劳,为喜欢艺术的人奔波,为社会做贡献,为传统艺术呕心沥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毛老师的讲台不止是学校里的一方天地。毛老师声名远播,远近闻名,他走遍湖州及周边地区,培养大量不同年龄层次、水平不一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民间有着重要地位,为社会、为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牛老师说,他最欣赏毛老师的是他数十年如一日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情、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以及他从始至终对本心的坚持。
【师者父母心】
和蔼可亲、尽职尽责、技艺高超……被问起对毛老师的印象,李宇轩同学想了半天,终是觉得词不达意。他说毛老师是个注重细节的人,对待音乐几近苛刻,但待人温和,为人低调,性格深受大家喜爱。
在教学中,毛老师经常会让同专业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互相吸取经验和长处。无论何时,毛老师都毫不吝惜自己的个人时间,总是以学生为主。有学生寻求指导,他总是面面俱到,解答疑惑、示范演奏、耐心指导,给学生最细心的鼓励,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深受裨益。
毛老师还积极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推荐学生外出演出,同时对学生们给予悉心指导。李宇轩同学说,毛老师会经常讲述他以前学习的经历,来激励大家珍惜学习的时光,刻苦努力。他说他最幸运的事就是能遇到毛老师,不仅给了他技艺上的帮助,更多的是无微不至的关怀,毛老师的人格品行也给他立了一个标杆,让他在艺术的道路上始终激励自己。
学生记者:陈小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