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那猝然间的地动山摇,使原本春意盎然的川西大地一下子山崩地陷、江河呜咽。那么多同胞那么多家庭那么多孩子的哭与痛,那么多人类不忍直面的场景,一切似乎就在昨天。
“5.12”的谐音是“我要爱”,可残酷的大地震却让那么多人失去了爱与被爱的权利。一年了,除非失忆,我们怎能忘记那悲痛的一幕幕。有的忘却必须忘却,有的记忆必须记忆。
一年了,他们拭去泪水,在缅怀中坚毅前行。
“平时和妈妈在一起,有时还会感觉她唠叨,现在经历了这样的生死考验,我发现更爱我的妈妈了!能和家人在一起,过得再平淡也是幸福。”商学院宋荣荣同学道出了自己的真切感悟。宋荣荣同学家在陕西省陈仓区,属于汶川大地震波及带的重灾区之一。当大地震来临时,她正在学校上课,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学校的烟囱倒了、墙裂了,紧张、害怕、无助交织在一起。片刻的安全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和家人联系。”她曾一遍遍拨打家人号码,一次次的忙音让她紧张、害怕、担心。“不知道当时是怎样挺过来的,后来我终于见到妈妈的那一刻,感情完全释放出来了,紧紧地拥着她,泪水止不住地往外流。我感觉那一刻是最幸福的。”
商学院另一位来自灾区的宋泓鑫同学,当提起那段经历时,不时地向记者提起四个字:“活着真好。”地震发生时,大家都往外跑,他曾亲眼看到一名同学跑出来后站在一幢房子边,本想歇会,谁知死神却向他伸出了手,房子顶部的一片墙“哗”地一声掉了下来,砸向了他……那段时间,宋泓鑫晚上时常会被噩梦惊醒,满脑子都是灾难来临时的场景。“在大灾大难面前,人的生命真的很脆弱,我感觉自己能活下来很幸运,我一定会好好活下去。”
社会发展学院的唐瑞同学来自四川眉山,大地震后,他家的房子由于地震被列入危房名单,由于家境贫寒,就算加上政府的救灾补助,也无力进行重造。震时在外打工的唐爸爸一回到家就开始想办法,在唐瑞的建议下,在房子的承重墙外用水泥柱子进行支撑,总算勉强能够住在里面,这个“家”幸存下来了。“经历了这次地震,我对于‘家’的理解比以前深了许多。这几根大柱子,支撑起来的不只是一座平房、一个家,更给予了我一种精神动力。”
牛年春节,唐瑞一家就是在这座用水泥柱子支撑起的危房中共享天伦之乐。“地震发生时我真怕‘子欲养而亲不待’了,幸好我的至亲都还活着,我要好好孝顺他们。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心学习,争取考研,努力让地震的阴影远离我的家、远离眉山!”
(学生记者:谢小华 王倩芸 何荆 文中照片由冯汉江教授提供)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