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295]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现在进行时

来源:党委宣传部 外国语学院 发布日期:2009-06-10
    日前,外国语学院把学生工作办公室拓展为成长咨询室,确定专门的老师轮流接受咨询,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式的咨询辅导。为了方便学生咨询,该院还建立了成长咨询网、求职QQ群等,开辟了“成长困惑”、“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板块,以大学生熟悉的网络方式开展指导,并从较多关注心理疾患、学习计划拓展到关注个性成长和专业成才,使指导的内涵更丰富、方法更个性化。
 
    这个创意的举动只是外国语学院创新人才培养当中的一个小插曲。
   
人才培养过去时
 
    去年冬天,湖州一企业来外国语学院招聘应届毕业生,要求口语好,交流能力强,如有意向马上可以参加广交会。就业指导老师给符合要求的同学打电话,大部分同学一听说要参加广交会,流露出的不是高兴,而是担心,担心自己水平不够。几经周折,老师终于说服了一位同学参加应聘,结果还是落选了。
 
    还有一家企业,要找一名汉语表达能力较强的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指导老师找了好多同学,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许多同学英语不多,但是在中文写作能力考核时,几乎所有学生撰写的工作计划等文书都存在条理不清晰、用词不恰当和格式不正确的问题。公司负责人说:“我们目前缺少的就是既会英语,又能熟练运用中文的人才。”
 
    面对毕业生在应聘中连连失利的尴尬局面,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外国语学院进行了认真分析,将毕业班学生应聘失败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五点:一是学生母语水平不高;二是学生语言应用只停留在课堂范围,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人文素养欠缺,只重视了语言基础知识和技巧的训练,忽略了文化修养的提高,学生对国内国际社会历史文化缺乏了解;四是学生综合能力不强,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训练和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忽视了交流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文书写作能力的培养;五是学生自我规划能力较弱,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未来职业道路没有规划,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人才培养现在时
 
    外国语学院领导面对这样的问题没有遮遮掩掩,而是摆到了桌面上,作为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重头戏来抓,正在制定一套学生专业成才方案。在这个培养体系中,对学生分四大板块四个时期进行培养,每个板块每个时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并以开展各类专业成才活动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1.专业技能训练。进行严格的基本功技能训练,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听力、语音和口语是外国语学院学生应重点培养的专业基本技能,在培养体系中主要设计开展外文电影原声配音大赛、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园丁杯”系列比赛、师范生技能竞赛和外语角(包括英语角和日语角)活动等,以此组织学生进行基本功技能训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2.专业知识应用。该板块主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培养体系中主要设计举办大学生英语竞赛、定期社区义务支教、外文情景剧比赛、大学生科研立项、大学生英语论坛、翻译大赛、日语发表会等活动,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和提高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在应用中发现问题,找到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针对性,提高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3.专业知识拓展。该板块主要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主要依托社团(外语俱乐部、经贸英语协会和樱花苑)开展异域风情介绍、日本料理制作、欧美文化讲座、新东方口译讲座、考级考证讲座等系列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与语言相关的社会文化,了解以语言为工具的相关专业知识,增强人文素养,开阔视野、提高专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4.大学生涯规划。该板块主要训练学生求职应聘的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能力。主要设计开展“我的生涯我做主”生涯规划书比赛,“我努力,我精彩”模拟招聘会、优秀应届毕业生系列座谈会、就业指导讲座、生涯规划系列班会等活动,学院还筹建了成长咨询室,引导学生及早规划生涯、科学设计成才路线,有针对性地训练专业技能,有效提高就业竞争力。
 
    与专业成才体系四大板块遥相呼应的四个阶段,主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现状进行针对性教育和培养。
 
    大一适应期---养成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专业习惯。具体安排了贯穿整个大一的新生始业教育,专业学习交流会、观摩各类学科竞赛、新生演讲赛等,要求每位学生每天坚持晨读,积极参与外语角活动,锻炼口语技能,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语言习惯和思维习惯。
 
    大二探索期---尝试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培养体系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参加暑期社会实践,应用知识;参与校院级科研立项项目,初步了解科研立项;参与模拟招聘会,体验求职;在尝试练习中遭遇困难,解决困难。让学生“先试后导、先练后讲”,主动地向老师、书本、社会学习,使学习成为自身的需要,养成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习惯。
 
    大三拼搏期---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在大三进行强化,包括教学技能实践、专业实践、科学研究能力实践及社会实践四大模块。通过校内外实践、课内外实践、集中安排实践这三条渠道组织实施,如以学生为主举办“外语节”、让学生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撰写学年论文等,培养训练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大四求职期---就业教育。外国语学院从政策、思想和技术三方面入手,主要通过讲座、成长咨询室、现场招聘会等方式来实现。在政策教育上主要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有关就业法规和政策,自己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等;在思想教育上主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帮助毕业生准确了解自己、评估自己,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在技术教育上主要是帮助毕业生掌握应聘技巧,成功进行求职应聘。
 
人才培养将来时
 
    新的专业成才体系科学与否、实用与否还有待广大师生的评议,目前,外国语学院就专业成才方案征询广大师生的意见建议,希望汇集全院师生的智慧对方案加以修改完善,使其在实际运行中充分体现系统性和科学性,真正成为学生专业成才的指向灯。
 
    “我们想要提前走出校门,适应社会环境,现在新方案中提到的一些做法将为我们将来就业铺好道路。”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大一的杭同学看了新方案后这样认为。英语师范专业的徐同学也提出,新方案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有导航作用。
 
    英语系主任杨新宇老师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建议:对学生的培养要强基础,对基本技能的要求要提高,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学生活动应该侧重于人际交流,不仅让学生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他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感到,目前毕业生大多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希望学院应该正确引导学生。
 
    “以前,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在语言应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方面得到足够锻炼,导致面对好的机会,特别是对个人能力要求较高的机会时没有竞争优势。所以学院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观念的形成,并把更多的实践投入到语言学习与锻炼中去。”英语系方文开教授说。
 
    外国语学院专业成才方案还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相信学生们在“语通中外、文贯东西”的院铭激励下,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引导下,在教师们求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影响下,一定能将自己塑造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外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