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浙江教育在线:湖州师院大学生暑期实践调研团访“80后”浙江省警界先锋邢红华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1-09-01
    7月11日,浙江教育在线以《赴汤蹈火英勇卫士 创先争优模范党员》为题,报道了我校学生暑期实践调研团访“80后”浙江省警界先锋邢红华的一系列活动。全文如下:
 
 
赴汤蹈火英勇卫士 创先争优模范党员
──湖州师院大学生暑期实践调研团访“80浙江省警界先锋邢红华
 
    有这样一个“80后”消防战士,他赴汤蹈火,身影时刻与危险同在;他冲锋陷阵,生命数次与死神擦肩。而在面对著名主持人白岩松的采访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用我一条命换几十条命,值了!”
 
    刑红华,1982年出生在浙江东阳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丧母,由双腿残疾的父亲抚养长大。2000年应征入伍,从警十一载,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嘉奖10次,5次被评为优秀士兵,2次被评为岗位练兵能手,1次被评为省级灭火救援尖兵。同时,在2007年至2010年间,他先后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十大消防卫士、浙江省十大警界先锋、湖州十大杰出青年。
 
    “只要党需要你,你就好好干!

    这是邢红华的老父亲在身患肺炎生命垂危之时对儿子的叮嘱。11年时间,2000多次灭火救援战斗,这位“80后”消防战士,凭借全面优秀的业务素质,几乎每次都冲在最前沿。2006年9月6日,在处理一起硫酸二甲脂酯(剧毒化学物品)泄露事故中,为尽快疏散重度感染区内的群众,邢红华不顾生命危险,脱下防护面罩向群众喊话。随后不顾自身轻微胸闷、恶心等中毒状况,又主动请缨执行槽罐车堵漏任务。此次救援行动顺利完成后,身负重伤的他虽经抢救得以康复,但两腿还是留下了后遗症,每当夏天,布满伤疤的两腿都会由于汗液无法排出而发炎红肿。在康复阶段,他不得不服用大量抗生素,原本118斤的瘦小伙体重飙升至180斤。当问及外形的变化对他是否产生影响时,“80后”小伙子也与调研团成员幽默了一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欣赏去吧。”
 
    国大家小,有国才有家
 
    平时他一直以“国大家小,有国才有家”来教育新兵,邢红华告诉调研团成员,身为一名中共党员、消防战士,就是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同时,家人的支持和理解更坚定了邢红华为党为人民做奉献的信念。他说,“组织上对我这么信任,给我了许多机遇和荣誉,只要组织需要,我愿意一直留在部队里。”牢记使命,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做党和人民永远的忠诚卫士,是这位80后消防战士的信念,正如他在日记中写道:“如果哪一天我的生命之钟停摆了,我愿意把它定格在我挚爱的消防岗位上。”在他看来,作为一名消防战士,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一项神圣而光荣的使命。
 
    铮铮铁骨也柔情,谈及父亲泪满框
 
    这样一位乐观积极的铁血战士,赴汤蹈火,冲锋陷阵, 不仅是群众眼中的好党员,战友眼中的好班长,更是让父亲骄傲的好儿子,让妻子依靠的好丈夫。谈及亲人,铮铮铁骨也饱含柔情。邢红华从小就与父亲相依为命,住在乡下破旧的老屋内,“以前每逢雨天,雨水就会从屋顶漏进来,我们那老房子通风不好,霉气也重。”在部队里的他一直放心不下家中行动不变的老父亲,几年来他省吃俭用,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帮助下,在镇上为父亲盖了一间小屋。“10分钟就能到菜场,离医院、商店近多了,老人的身体也比原先好了。”邢红华动情的说,“党和政府的恩情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我当初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现在应多回报社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嘛!”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2002年他便开始拿出自己为数不多的津贴资助湖州德清县一位贫困儿童,在他工作调离德清之后,又将爱心接力棒传递给部队战友。2007年,当他偶然得知一位花季少女因身患白血病无法承担巨额医疗费而辍学时,他立即在部队里宣传动员,10分钟内便募得善款2515元。他说:“爱,会产生信念;爱,会产生力量;爱,会纯洁心灵;爱,会让我们心无旁骛。”2009年他在获得“湖州公安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后,拿出全部奖金成立“红华基金”,与战友一同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失学儿童。
 
    此外,刑红华还向记者透露,他爱跳舞,特别是交谊舞。曾在当兵前学了三年舞蹈,入伍后也一直坚持。他曾在某次颁奖晚会上主动上台献舞一支,现场掌声雷动,因此他也被省领导亲切的称赞为:“不光是战斗英雄,还是跳舞美男子!”
 
    在采访的最后,细心的他还不忘为调研团一行人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提醒大学生夏季在寝室里注意用电安全,在遇到火警时如何使用灭火器等。(王晨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