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湖州日报:研考、国考,“刁难”应届生?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1-10-31

2011年10月28日   a06:a06-视点新闻   稿件来源:湖州日报   作者:李华


 
    考研还是直接就业?考公务员还是考研?……近日,2012年研究生考试、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战火燃起,又一批应届毕业生要为自己的前途作出选择。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两考陆续出台新政,如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以上全部要求有两年基层工作经验,应届生参加国考受限;研究生考试调整考试规则,增大本科应届生考研的难度,等等。而这些疑似“刁难”应届生政策,引发了最热门的话题。

两考新政:

不约而同出难题

    湖州师院的图书馆里,鸦雀无声,张斌一个人坐在角落里,埋头苦读。桌子上,堆满了考研的书、模拟卷和笔记本,还有矿泉水瓶和面包、饼干。“大四了,课也少了,我也没去关注找工作的事,所以时间还挺多的,几乎都泡在图书馆了。”他说。

    虽然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考研大纲一出台后,他还是受到了打击,因为难度加大了不少。尤其是本月以来,曾经共同奋战的“研友”正在慢慢减少中,张斌越来越有“孤军奋战”的感觉,“不少人是考研、就业两手抓,一看到考研难了,他们就放弃了。”

    2012年10月10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开始报名。从考试大纲来看,在专业学科设置、考试科目安排以及不同类型研究生比例和复试线划区等方面都有不小的变化,如国家将按照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报考管理类中6个专业学位和审计硕士的考生,将只在初试中进行外语和综合能力科目的考试;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增至30%,等等。专家称,考试规则的调整将增大本科应届生考研的难度。

    如果说,研究生考试只是在规则上加大了应届生应考的难度,那么,国家公务员考试则在政策上彻底斩断了应届生报考一些职位的希望。

    据了解,中央及其省级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要求基层工作人员所占比例是逐年提高的, 2010年达到70%,2011年达到85%, 2012年则达到全部。这意味着,到2012年,中央机关和省级直属机构的录用计划,除部分特殊职位外,均要求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不向应届毕业生开放国考是传了很多年,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怎么今年就来了这么大动作,太突然。 ”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章公布之后,“省部级以上全部要求有两年基层工作经验。 ”这一要求让许多应届毕业生不胜唏嘘。

备考族心态:

应届生叫屈,往届生喊冤

“想考研吧,规则一出台,应届生考试难度增加了。转个念头,那就考公务员吧,没想到国考很多职位不向应届生开放。研考、国考,升学与就业的路越来越窄,我们应届生该何去何从?”说起毕业后的打算,大四学生都很挠头。

    这两天,大四学生张晓晨的微博、qq状态都改成了“郁闷”。张晓晨是在湖州读大学的杭州人,她给自己设定的毕业目标就是考回杭州当公务员。“本来我是打算参加国考、省考,两条腿走路,现在没办法了,国考新政把其中的一条腿砍成了瘸子。”张晓晨说,“中央机关我们想都别想,应届生只有往基层走,还动不动就说艰苦岗位,只适合男性,或规定了5年服务期。”

    在采访中,很多应届生表示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要求,确实很打击他们的报考积极性,单从可报考的部门来看,就丧失了很多的选择性,特别是随着报考专业、工作经历等要求的限制,应届生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录取率也降得更低。

    而应届生四处叫屈的同时,被认为机会多多的往届生却喊起了冤。

    “不是说要加大从基层录用公务员力度吗?可今年绝大多数岗位都是‘限应届生’,我们往届生只有‘转战中央’了。”从今年职位表公布开始,“哀嚎声”最大的就数往届生了,更有往届生感慨,中央、省级机关那么多条件,能报的没几个,还个个都是竞争激烈的“万人坑”。

    据统计,今年国考计划录取1.8万人,其中县(区)级及以下机构计划招录超过1.3万人,约占总人数的73%。应届生的招录重心主要集中在市(地)级以下机关,特别是县乡机关公务员中,招录应届生的比例约为2/3。所以,放眼职位表,难免会有都是招录“应届生”的感觉。

    在南浔区当“村官”的小陈正准备参加今年的公务员考试。小陈坦言,由于大学生“村官”不在现有的公务员序列当中,任职期满后一般会选择自主创业、另行择业、考录公务员等几条出路。“中央机关、省级机关没戏,我们肯定考不过应届生的,基层公务员又没我们的份,现在只能寄希望于省考了。 ”小陈说,往届生也伤不起啊。

    “国家希望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到生产一线去,到基层去。”专家介绍,在乡镇和县区一级政府机构,大学生需求非常强劲。由于很多大学生不愿意下基层,所以国家就要进行政策引导,要求毕业生先到基层锻炼,一方面充实基层队伍,提升基层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这种锻炼丰富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

专家建议:

两考火爆,应理性对待

“有机会就应该去试试。参加国考、研考,命中几率虽然像买彩票一样渺茫但总还是有的,说不定运气好就中大奖。我就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吧,毕竟大家都在考。”大四学生小孔是同学眼中的“考霸”,不管是证件类考试还是就业类考试,他都会去考。

    小孔说,其实像他这样就业、升学“两手抓”的学生不在少数。尽管各类考试的难度在不断提升,“考碗族”的压力逐年增加,但是应届生参加国考、省考、研考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

    据了解, 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导致了高校考研人数的猛增, 2010年考研人数达到140万人,比2009年增长了13%。但随着就业前景好转,考研人数出现了回落。而各级公务员考试的招录人数和报考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资格审核考生人数连续第3年突破百万,而2003年,这一数字仅为8.7万。 7年时间,国考考生人数攀升了16倍。“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只是毕业生们众多选择中的两项,而且还不是高比重的,毕竟每年能通过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少之又少。”在高校做学生工作的顾老师说,过分执着于考研、公务员考试,就等于把自己的未来发展局限在了“独木桥”上。

    作为“过来人”,已经毕业5年、在企业担任中层的杨经理说,其实基层、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还是很大的,而且提供的发展舞台也很不错。“企业因为缺少人才,所以给大学生的待遇、机会都是很优惠的,刚毕业的大学生最缺乏的就是经验和实践,应该到基层或企业多磨练几年。”杨经理建议学弟学妹调整就业心态,多到基层和企业找机会。 (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