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的条件

来源:湖州师范学院主页 发布日期:2012-08-31
 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型是百年师范教育历史上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师范院校或更名合并或设置非师范专业,以致又使一些专家担心削弱了师范教育。关于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问题已有许多成果问世,但我们发现关于转型条件的研究并没有许多成果,本文试对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转型动因和条件进行探讨,以引起大家对此问题的讨论。


    一、转型条件研究的现状


    对转型条件这个问题的研究,一般认为最具权威的观点就是顾明远教授的三前提理论。顾明远认为,一些国家的师范学院纷纷改为综合大学有三个前提,一是教师在数量上已经基本上得到满足;二是教师的业务水平需要提高;三是教师职业在社会上已有一定的吸引力。[1]顾先生的理论已经从宏观上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的条件给出明确的结论,他的理论为全国范围师范院校的战略转型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们认为,关于师范院校转型问题研究的焦点应从全国重点师范院校转移到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多处于非中心城市和农村地区,区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巨大,其区域间的交流程度差异巨大,不同地区的地方性师范院校的基础差异巨大。显然,当我们把对于全国范围总体上适用的理论应用于局部地区时,结合具体地区、具体学校进行具体分析和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是绝对必要的。现有的关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动因和条件的研究还普遍存在着研究方法上的问题。有的研究脱离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孤立地研究学校转型问题,有的研究停留在概念的层面上争论不休,对于具体学校的案例分析浮光掠影,缺乏深入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因此,至今还没有形成普遍地被人们接受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的理论。


    二、转型的条件


    组织变革理论认为,组织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要及时地调整并完善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以提高其适应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应变能力。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种外在变化的驱动迫使组织内部进行目标的重新选择与修正,改变现有的组织结构,调整组织的职能。
    (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坐落在区域范围内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占全国高等师范院校院校绝大多数的份额,其改革与发展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的地位。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一方面要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另方面更应与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密切相关。
    1.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包括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我国目前有300个独立的地市级区划单位,其中地市级233个,地区32个,自治州30个,盟5个,其城市及所辖县(区、市)人口、面积分别为100,856 万人(2001年)、9,352,253平方千米,分别占全国总人口、总面积的79.9%和97.4%。[2](P1)人口数量和国土面积都占整个国家的大部分,这部分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根据地理学的“回波效应”理论,由于较发达、较先进的地区集聚、吸引资源的能力较强,在教育绝对水平上升的同时,中心地区同边缘地区、发达地区同欠发达地区教育的相对差距将会越来越显著。[3]
    信息经济的到来、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使得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区域经济呈现规模大、工业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新局面。总之,经济发展水平高、职业分化程度高,对劳动力要求就比较高,对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比较多。区域经济要发展,社会文化品味层次要提高,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会更高。因此,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必然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新的需求。
    2. 区域人力资源的需求。区域人力资源的需求就是高校人才市场的需求。国民财富理论认为,要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资源,而要实现人口资源与高素质人才之间的有效转换,必须依赖教育,特别是那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3] 以地市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将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主体,在国家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地市级经济参与竞争最大的弱势是人力资源的匮乏。面对已经来临的知识经济挑战,这些城市原有的优势已丧失殆尽,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这些城市与其他区域同步发展,就比须拥有自己的人才智力和科技资源,这是现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大学的转型提高了学校的层次,改善了办学条件,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将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开发丰富的人力资源,缓解区域人力资源匮乏的矛盾。
    3. 区域高等教育的布局。从全国范围讲,考察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的条件应该有利于推动全国高等教育布局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布局不尽合理。在普通高等院校中,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集中了555 所普通高等院校和458 所成人高校。设在地市一级城市的本科高校还不到60%,而且尚有56个地市没有高校,约占全国地市总数的18. 67%。[3]在地级城市中,东中西部地区在高等学校的数量、专业设置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可见,除了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差距外,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地级城市与直辖市、省会城市之间,以及地级城市之间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种差距的加大将直接造成地区间人才培养的差距,进而成为制约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导致所谓/ 回波效应0的出现。因此,如果说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结果,那么它也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更加不平衡的原因。
    4. 区域文化传统的驱动。文化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由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宗教情感和民族性格构成。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具有稳定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教育对文化具有强大的改造和发展功能,也是普及文化的重要渠道。文化一旦形成,会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区域高校的形成和发展与区域传统的文化密切相关。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区域文化所形成的人文环境。区域文化所形成的人文环境潜移默化地对教育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区域文化的发展,区域文化对区域教育产生了需求,这也是区域大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二)教师教育的发展
    经济社会组织外部的变化,给教师教育系统组织内部也带来诸多变化。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决定着组织变革的方向。作为以培养教师为主要目标的专业组织,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在规模、结构和质量上的变化,直接导致了传统高等师范院校组织目标的调整,这也就成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的重要动因和条件之一。
    1. 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4](P1)
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在于提高教师培养的质量。实现教师教育专业化,要实现学科水平与教育水平的同步提升;要创新教师教育体系,推进教师教育多元化;要创新教师教育制度,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与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和相应的教师专业化保障制度;要提升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推进教师教育本科化;要创新教师教育形式,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实现教师专业化,还要改变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脱节的状况,实现不同教师教育机构之间的衔接、整合与重组;要创新教师教育手段,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还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师范院校综合化,实现教师培养从定向模式向非定向模式转变。教师教育的多元化、本科化、一体化、信息化、综合化是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发展方向,也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标。
    2. 教师数量需求的变化。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对全国中小学教师宏观需求情况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全国中小学教师的数量呈下列态势。一是小学教师需求基本满足。近几年,小学专任教师队伍的规模趋于稳定,小学教师的需求量将逐年减少。除西部地区外,小学教师的需求主要体现在自然减员或非自然减员的补充和学科调整。教师教育在对小学教师层面的工作重点是提升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提高质量。二是初中教师逐步富余。从2003年起,初中在校生人数开始下降,初中专任教师普遍增长的现象有所缓解,并将出现负增长。今后几年,我国初中教师自东向西逐步显现富余。初中教师的需求特征已经开始从弥补数量的不足转移到对自然减员或非自然减员的补充,以及学科教师不均衡的调整。不过,对初中教师继续教育和学历提升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三是高中教师需求适度增大。今后几年,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将会持续增加,对高中阶段教师的培养在今后几年还将面临一定压力。[5]
    3. 教师水平需要提高。教师数量的相对满足,使教师教育从数量扩张转为质量提高成为可能。据教育部公布的教师教育概况分析,200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师范院校2439所,在校生265.10万人。高等师范院校203所,中等师范学校430所,教育学院103所,教师进修学校1703所。2002年,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7.4%、90.4%、72.9%。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小学教师占小学教师总数的33.1%,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初中教师占初中教师总数的19.7%。[6]
    上述所说的“学历合格率”分别指中专、专科及本科。与教师专业化的学历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高学历补充、更新,不仅高等师范院校无法承担,就是对于整个普通高等教育来说,也绝对不是一个小的任务。[7] 教师素质的提高,与教师培养机构的综合化密切相关。
    4. 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在逐步提高,教师越来越成为世人羡慕的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从法律上得到了保证。从1985年起,我国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93年10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这是一部维护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地位的法律。
    《教师法》还对教师的待遇有了明确的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据有关统计,全国高等学校、中学、小学教师的月平均工资分别由1995年的538元、452元、415元增加到2001年的1505 元、906元、804元,分别提高了179.7%、100.4%和93.7%。教师住房明显改善,城镇教师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从1993年底的6.9 平方米(当时全国平均水平为7.5平方米)提高到2000年的10.8平方米,超过了同期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8] 教师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了积极的维护,对拖欠教师的工资,损害教师利益的现象得到了遏制。
    纵上,教师教育专业化理论的发展给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发展带来观念上的冲击,狭窄的师范教育的办学理念限制了学校的发展。教师由数量扩张向质量需求的转变给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挑战。如何拓宽办学思路,转变办学思想,提高等师范院校资培养的综合化水平,进而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成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无法回避的问题。
    (三)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自身的发展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为适应外部变化了环境,不断对学校内部的办学目标进行调整,自身的发展构成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的基础条件。
    师范院校向综合大学的转型,是从“学院”转向“大学”,需要满足大学的办学标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科、水平以及自身条件的发展成为向综合大学转型的必备条件。
    1. 齐全的学科门类。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在保持和巩固师范学科的基础上,加大为区域服务的力度,设置了区域经济所需要的诸如工科、农科、医科、商科(工商管理)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学科。学校的本科专业总数以及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规模应都有了很快的发展,实现了以文理为基础向工、商、农、医等综合性的学科发展。
    2. 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提升了自身的科学研究水平。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在获取国家级科研项目和课题(包括教育部科研项目和课题)以及国家级奖励的科研成果(包括教育部级奖励的科研成果)有了新的突破。在年度科研经费上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3. 雄厚的师资力量。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扩招,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以及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的流动趋于合理。再加上地方院校办学的灵活性特点,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以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员的人数大幅度增加。硕士点以及博士点建设也得到了大的发展。为从“学院”向综合大学的转型提供了较强的教学、科研力量。
    4. 良好的办学条件。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条件如校舍、实验室、实习基地、图书馆、校园网建设、运动场及体育设施以及办学经费及其增长情况等都有明显得改善。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办学条件的大大改善为向综合性大学的转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两点思考


    关于高等师范院校的转型问题,已在中国高等师范院校的历史上争论了近百年。我国是人口大国,发展又不平衡,今天对转型条件的研究,仍然应该持慎重的态度。
    (一)转型要根据本地情况慎重实施
    从世界范围看,教师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师范学校时期,师范学院时期和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研究生院时期。一些发达国家(如美、英、日等)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逐步改革师范教育模式,适时、稳步地把师范院校或合并、或升格,实现了师范教育的综合化。
    但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发现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于1970年代又对开放型师资培养进行改善,设置了3所新设想的教育大学(相当于我国的师范大学),被视为“战前旧文理大学和高等师范学校的再现”。在我国,1922年以美国为蓝本制定的学校系统改革令,严重脱离了当时中国的经济实力、文化背景、管理体制和教育基础等国情,由此导致了高等师范教育的严重滑坡,每年提供的中学师资数量明显减少,供不应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教育的普及程度大大提高,高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这为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师范院校的转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还要看到,由于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因而师范教育的差距也很大。因此,师范院校的转型不能强调统一,而应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分类指导。
    (二)转型要以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为目的
    师范院校转型不是目的,不是要丢掉教师教育,而是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教师教育模式变迁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和教育的变革导致人才标准的提高,从而要求提高教师标准,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教师教育模式变迁的根本目的是不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和标准,以适应社会和教育变革的需要。社会无论怎样发展,教师的职业和教师的培养是永恒的,而且,对这项职业就职人员的专门训练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对于多年从事教师教育的师范院校而言,转型的目的不是而且不应该丢弃师范院校传统的教师教育定位及其所具有的特色与优势,而应该努力把办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在更高的层次上办好
    教师教育,把教师教育的质量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到新的水平。把教师教育的保持与发展定位为地方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后的办学特色以及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 师范院校的出路何在[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6):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M]. 北京: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
[3] 王保华等. 论发展地级城市高等教育[J]. 教育研究,2003,(4): 65.
[4] 教育部师范司.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 高书国. 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与教师需求预测建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内部资料)[R] .2003.
[6] 全国教师队伍概况[EB/OL] . http://202.205.177.129/moe-dept/shifan/next/jiaoyugaikuang.htm.
[7] 周远清. 大力推进教师教育工作的改革[J]. 教师教育论文集[C]. 北京: 语文出版社,2005: 7.
[8]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R].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4.

(作者简介:李喆,聊城大学教授,管理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