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浙江教育在线:真情“护花” 大学生下乡化“春泥”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2-09-04

    2012年9月3日,浙江教育在线以《真情“护花” 大学生下乡化“春泥”》为题,报道我校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支教。全文如下:

 

 

真情“护花” 大学生下乡化“春泥”

 

发现美 储存爱 湖州师院志愿者暑期支教忙
“老师,这是我有史以来度过的最快乐的暑假!你们不要走好不好?”“老师,我很舍不得你们,你们教会了我们很多知识,明年暑假你们再来教我们好不好?”,当湖州师范学院“春泥”志愿者们要离开村子的时候,很多小朋友围在一起跟哥哥姐姐们道别,他们有的送上自己画的画,有的送上拼图,连平日里最调皮的孩子,也拿着亲手折的纸鹤送给“老师们”,上面还用铅笔很认真地写着“祝你快乐”几个字。“这是我们最难以面对的时刻,面对孩子们的童真,连一些大男生都忍不住都掉下了眼泪!” 参加春泥支教活动的志愿者都心存这样的感概。
从今年7月份开始,湖州师范学院“春泥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实践团35支队伍,分赴吴兴区7个乡镇的35个自然村,开展支教活动,他们主要为孩子们设计了知识学习、社会体验、能力提升、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活动项目,与孩子们同吃同住,为农村未成年人带去了精彩的暑假。
到村上的第一天,志愿者们就顶着烈日,走遍了整个村庄开始招募学生。“上补习班要学费吗?”“天下真有补课不交钱的好事?”“你们补课都补些啥?”在环渚乡金锁村,一些村民频频向志愿者们发出这样的疑问,志愿者们则耐心地介绍自己是义务支教,并为孩子们留下具体信息,等待他们来上课。
第二天,一些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半信半疑地来到设在村委会的课堂,家长们也想留下来看看这些大学生会给自己的孩子怎样“补课”。一堂《感恩的心》手语舞蹈课,让孩子们很新鲜,他们认真学着“老师们”教给自己的手语,一双双小手整齐而又协调地在空中舞蹈。孩子们玩得开心,家长们看着开心,之前的疑虑也都烟消云散了。
在道场乡施家桥村的村委活动室里,一群孩子和志愿者围在一起讨论着为党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唱支红歌?”“朗诵诗歌?”“老师,我们画幅画吧!”一番苦思冥想之后,一个小男孩的“沙画制作”创意全票通过。“沙画庆党”,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通过沙子染色、烘制晒干、沙子上图等过程,制作出了一幅大型的庆党图,为党送上了一份真挚的祝福。
埭溪镇太平桥村的志愿者们留心登记学生信息,并细化到出生年月,大家发现有一位小朋友即将生日,就策划一起为他庆生。当天早上6点,志愿者们就去镇上的蛋糕房为小朋友定制了一个蛋糕,赶在上课前给他一个惊喜。中午,志愿者们还到小朋友家为他送上生日礼物,连村长和书记都前来“捧场”。“他对地理知识很感兴趣,所以我们还送了他一张中国地图,希望他能更好地学习地理。”志愿者说。
在心理课上,志愿者们让孩子们写祝福小卡片送给亲人;在创意课上,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共同制作大型树叶拼花;一个孩子在上课期间病了,志愿者们还把课堂搬进了卫生院……
“我孙女一到暑假就喜欢躲在家里看电视,刚开始带她来上课,她还不愿意,上了几天课,她现在天天吵着要来,还交了很多小伙伴,回家就跟我们讲今天学到的东西。” 妙西镇五星村的一位阿姨很感谢志愿者们,还送上家中自制的凉菜,嘱咐志愿者一定要带走。
“此次支教活动,我明白了当代大学生能为社会做很多事情,这对我们扩充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帮助。”志愿者陶路尹在“春泥计划”活动中收获良多,他还表示以后将继续积极参与此类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锻炼自我。
 “春泥护花花更红”,为农村未成年人关爱事业出一份力,这是湖州师范学院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春泥计划”志愿服务活动最朴实的初衷,学校自2010年实施“春泥计划”志愿服务活动以来,坚持以师范特色服务地方回馈社会,三年来,这一支“春泥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实践团,累计组织了620余名志愿者到湖州吴兴区、南浔区、德清县进行义务支教活动,活动覆盖百余个行政村,累计受益农村未成年人达7000余人次,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通讯员:冯佳青 郑晓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