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小学教育专业招生45人 安排在第二批提前录取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3-03-22

    2013年3月21日,浙江在线以《小学教育专业招生45人 安排在第二批提前录取湖州师范学院“三位一体”招生咨询实录》为题报道了我校小学教育专业招生情况,全文如下:

    浙江在线·教育新闻网03月21日讯 (记者 成竞/整理)今年,浙江有22所高校开展了“三位一体”招生,比去年增加了5所,现在,各个院校也已经启动“三位一体”招生报名工作。湖州师范学院是今年新加盟“三位一体”招生的高校之一,今天我们的《招办主任面对面》,就很荣幸邀请到湖州师范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谢杭老师,做客浙江在线,为广大考生及家长就学校的招生政策做详细介绍。

    【主持人】请您详细介绍下湖州师范学院。

    谢杭:湖州师范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普通全日制综合性本科院校,创办于1916年,是全国文明单位,位于山水清远的浙江省湖州市。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余人,教职工1200余人,专任教师755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13人,副高职称教师238人,博士学位教师200余人。有国家教学名师1名,部级岗位科学家1名,省特聘教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首届高校优秀教师各2名。学校有13个下属学院,举办一所独立学院——求真学院,4所附属医院。学校现有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省重点学科。49个本科专业中有2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八年位居全省本科高校前列,是浙江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占地面积1665亩,校园环境优美,综合办学条件优良,基本设施齐备。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图书馆藏书170余万册。学校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教育合作,目前已开展了留学生教育工作,并与外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在新的发展征程中,学校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建设综合性大学为主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力实施四大战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和谐共进,为实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区域性综合大学——湖州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主持人】贵校本次招收的专业是什么?多少人?为什么选这个专业?所属学院的教学条件如何?就业情况怎样?

  谢杭:我校本次招收小学教育专业45人,文理兼收。之所以选这个专业,也是根据前两年组织自主招生院校的成功经验,也是切实考虑到“三位一体”的主导趋势,特别是通过三位一体考试招收进来的学生个人能力方面比较突出,特别适合从事。

 

  小学教育所在的学院是我校的教师教育学院,是学校最富师范特色的二级学院。学院是全国小学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浙江省小学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浙江省教育体制改革“全科小学教师培养”的试点单位、浙江省教师教育基地单位。学院以“崇仁精业”为院铭,以“立师德、铸师魂、养师风、练师能”为院训,正朝着建设成为以教育学学科为主导,多学科共同发展;以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为主线,其他专业协调发展;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体,硕士层次和职后教育兼顾;以教师文化营造为主轴,多元文化元素与魅力彰显的、师范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的目标迈进。

 

  学院生源充足,学生就业质量高,就业率已连续六年位居全省同类专业前列。2012年开始与宁波大学联合招收教育管理、学科语文、学科数学等方向教育专业硕士。

 

  学院实验教学条件优良,设备先进,拥有40余间3000多平方米的实验教学中心,部分教学设施在省内同类高校处于领先地位。现有实验仪器设备总值600余万元,除与学校共享图书资源外,学院还拥有3万余册教育类图书,40余种期刊杂志。

 

  近三年来,学院教师承担省部级及市厅级以上课题50余项,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出版专著10余部,获省市级科研、教学成果奖10多项。学院积极开展对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在全国率先提出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的理念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有效探索。

 

  目前,学院在原有“园丁文化”基础上,坚持贴近专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依托专业优势,结合师范特色,以“师德教育”为核心,以“师能建设”为主线,以“教师文明、教师礼仪、教师修身”为抓手,积极拓展内涵、创新载体、营造氛围、深化主题,内外兼修打造“教师文化”,传承学院优良传统和历史积淀,展示学院独特的文化风貌。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小教专业坚持面向小学、熟悉小学、研究小学、服务小学,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优秀的小学教育师资。通过多年的努力,小学教育专业先后被批准为浙江省重点专业、国家第四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建设项目。教师教育实验中心被批准为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小学教育主干课程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团队称号,“教育学原理”为省级精品课程,“重师德,强师能,培养高素质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提出小学全科教师培养理念。构建了“335”全科小学教师的培养模式,形成全科培养的课程设计理念和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凸显“实践教学全程化”与“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实践教学特色。借助微格教学设备和应用多媒体教育平台,强化全科教学行为训导;通过小学教育课件制作、机器人编程、遥空车模航模等项目,训练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常规性“教育见实习”和创造性推出“小先生”、“拜师学教”、“顶岗支教”等专业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专业实践锻炼、师德教育的平台。这种围绕培养学生活动指导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小学教育创新型实验训练,已形成一种特色,发展水平处在全国师范院校前列,央视新闻、省市电视台报道,腾讯网、省教育厅网站进行报道,给予了高度肯定。

 

  近几年来,我校小教专业毕业生备受各中小学青睐,去年招收了近200名学生,就业前景也非常乐观,去年毕业生中有近80%人考进了事业编制,到各学校任教。

 

    【主持人】:贵校“三位一体”考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谢杭:我们学校的测试形式主要分笔试和面试。主要测试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潜质。笔试考试的内容比较开阔,因为是一个题库抽取的。所以范围也比较广,有部分是中学知识,也会有生活小常识,当然还会有社会热点等等。面试的内容由仪态仪表、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和特长展示组成,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

 

  【主持人】:贵校“三位一体”考试的综合成绩如何计算?

 

  谢杭:我校对于“三位一体”综合成绩的算法是:综合成绩=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成绩(折算成满分100分)×20%+面试成绩×30%+高考文化分(折算成满分100分)×50%。其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科目A等计10分,B等计5分,C等不计分,成绩总分超过100分的按100分计。

 

  【主持人】:考生还应该注意什么?

 

  谢杭:我们的考生一定要仔细看我们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实施方案,每一个时间点都要注意。我们报名时间是2013年3月19日—3月31日;4月7日在我校招生网公布初审通过名单;4月26日到我们学校报到,熟悉场地;4月27日笔试;4月27日面试,特别要提醒的是,若报名人数未到1:5,笔试取消,面试改为27号。同时,我们要求考生提供的书面材料,希望考生要核对好,千万不要有遗漏。

 

  【主持人】:湖州师范学院一大特质就是文化场馆的传承与创新,请介绍下。

 

  谢杭:我校作为全省高校首批全国文明单位,文化建设历来是我校领导关注的重点学校党委副书记周家健一直强调,“文化是大学的土壤,有什么样的土壤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 ”在地方文化的滋养下,湖州师院希望塑造特有的文化品格——人文、大气、学术、高雅。

 

  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育人理念下,湖州师范学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学校文化的建设与创新,先后引入并建设了沈行楹联艺术馆、赵紫宸赵萝蕤父女纪念馆、陆增镛纪念馆、胡瑗广场等场馆,展示着湖州文化名人的成就与浓浓爱国爱乡之情;学校校史馆、思源广场,讲述着学校的发展历程,以及与湖州的血脉相连;地方政府援建的安吉园、长兴广场、德清湖,移植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着地方文脉。这些文化场馆不是一幢幢钢筋水泥构筑的建筑物,更是有血有肉的“三中心四基地”,即国内资料中心、研究中心、交流中心,教学基地、科研基地、服务地方基地和大学生实践基地。所以在这里我热忱地邀请各位学子加盟湖州师范学院,来共同感受、共同书写这里的文化和精神,并将它带到社会的没一个角落。

 

  【主持人】:学校如何对学生公寓区进行管理?

 

  谢杭:随着夏省长对高校学生宿舍的关注,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也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大学管理的热点,在这里我简单来说说我校的一些情况,学校现有公寓楼31幢,均为4人标准间,学校的管理特点就是实行学生工作部门、下属学院、后勤公司三方联合管理,以学生工作部门为主学生公寓的模式,部门间互相联动、互相通气、互相协助。在管理人员配备上,除了给每幢公寓楼配备1名生活指导老师外,还配备了近50名公寓辅导员入住在每幢学生公寓楼内,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随时了解学生的情况,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寝室检查制、检查情况通报制、违纪寝室谈话制、表现测评机制、寝室文化月等,切实做好学生寝室安全、文化等工作。



    链接:http://ks.zjol.com.cn/05ks/system/2013/03/21/0192273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