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湖州晚报:湖州面临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3-06-25

    2013年6月25日,《湖州晚报》B6版以《湖州面临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为题,报道我校王永龙博士分析湖州面临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全文如下:

 

湖州面临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王永龙 (安徽芜湖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现居湖州)


    作为一名在湖州生活了多年的安徽芜湖人,王永龙博士一直感觉回老家乘车不方便。“以前我回芜湖只能坐长途客车,或者去杭州坐火车,太不方便了。”王博士说,高铁的开通,可以说彻底地改变了像他这样“新湖州人”的生活。而通过湖州站这个节点,不仅可以加速湖州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速度,对于湖州招商引资、吸引周边人才等等都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三视角解析高铁来了


    宁杭高铁的启用,对于湖州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这可以从三种视角进行解析:
    一是从长三角一体化视角。宁杭高铁是联接杭州与南宁的重要通道,并经由杭州、上海、南京等中心枢纽并入全国高铁网,因此,宁杭高铁运营对加速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推进作用。
    二是从湖州区位视角。湖州处于宁杭高铁节点位置,因此,宁杭高铁运营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湖州区位优势整合,进一步促进湖州经济外源性拓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湖州城市中心性,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湖州经济集聚辐射能力。
    三是从湖州发展战略视角。目前,除了“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之外,湖州与其他一系列国家或浙江省域重大发展战略,都难以建立直接关联性。所以,从总体上看,湖州战略嵌入性不足。我们可从两个方面理解这种嵌入性不足:一是在长三角“一核九带”框架中,湖州尽管在“杭湖宁产业发展带”、“沿湖生态发展带”和“沿湾产业发展带”三个带上具有确切位置,但由于经济发展基础和产业布局限制,实际上,在上述三个发展带中,湖州发展后发优势是非常有限的;二是在空间经济拓展方面,湖州一直以来比较多地关注了向东发展战略,比较多地强调与上海和杭州的经济融入,而相对忽视了向西发展战略,相对忽视了与南京经济圈的有效对接。因此,借助于宁杭高铁通道,可以进一步促进湖州经济流动性,有效承载包括上海、杭州、南京等在内的经济辐射。显然,这对提升湖州经济中心性具有重要意义。


■高铁对于湖州的里程碑意义


    高铁的建成,或者说高铁时代的来临,不仅使得湖州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而且还使湖州面临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以前,湖州的城市发展模式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式的城市发展模式。这种城市发展模式的优点是具有强烈的“中心效应”,社会资源自然汇集于大大小小的中心城市;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社会资源都聚集于城市,乡村的繁荣则相当困难,城乡差别成为了一个普遍问题。更重要的是,由于中心城市垄断了社会的主要资源,各地人口自然而然地向中心城市聚集,结果造成中心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全国城市的发展只有点和点的扩大,而缺乏面的支撑。
    高铁的发展最终将会对这种政经一体化的城市发展模式产生强大冲击。无论中国高铁的全国性布局如何设计,有一点可以肯定,受惠于高铁便利交通的城镇不可能都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地政府的造城运动也最多只能局限于少数铁路沿线的城镇。随着高铁带来的经济效应,远离中心城市之外的更多的乡村和中小城镇将会在市场中形成自己发展的特点,最终形成大量依托高铁交通的经济型城镇。而中国的人口分布也将会从向政经一体化的中心城市的积聚转向非中心的中小城镇扩散。
     “也就是说,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湖州今后发展起来的可能不只是一座滨湖型生态大城市,而是一个新型的湖州城市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