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新生始业教育传统由来已久,军训与始业教育相结合是该校新生教育的一个特色。
9月2日晚7:00前,浙大紫金港校区体育馆内几乎座无虚席,5800多名还在参加军训的新生从各个演练场地赶到这里,有的学生身上的迷彩服被汗水弄得湿透了,场上坐不下了,有的新生组队盘腿坐在场地中间。
在他们头顶上方有两条醒目的横幅: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
而当晚,是分管本科教学的吴平副校长的始业教育报告。到会后,他笑称自己一夜没睡好,思考如何将这次以“引航人生”为主题的新生系列始业报告活动之一开展好。在作了精彩而简洁的开场白后,吴平将大部分时间留给了新生。
“你们说,我听。”
吴平:今天的会议内容,是“你们说,我听”,而不是“我说,你们听”。会议主题是“作为大学,浙大要思考如何能适应新生”,而不是“作为新生,怎样适应大学生活”。今天现场提问,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也是大学学习和高中学生生活的重要不同之处。
今晚,我不想给大家讲浙大的辉煌历史,你们在前段时候参观校史馆的始业教育活动中已对此了解很多,并印象深刻。今晚我更想和你们探讨你们的未来,你们将创造更美好的浙大未来,国家未来和民族的未来。
我还想问问你们,在这4年的大学生活里,你们最想获得什么?你们认为大学生活能给你们将来成长在集体、团队、国家、民族发展中带来的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请你们在这4年时光里慢慢思考。
而我认为,大学就是要提供和满足学生在这些需求里的一些很重要的东西,能为他们一生引航。
今晚,我不是作为一名学校领导和你们面对面,而是作为一名比你们有更多人生阅历和经验,在浙大呆了更长时间的浙大人来了解你们,倾听你们的问题。
“四年后,如在某社交场合,别人一眼看出你身上有‘浙大人’的精神品质,浙大将为你骄傲。”
学生:您认为什么是伟大?如果您再读一遍大学,您将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吴平:我个人认为,任何一个被现世或后世认为是伟大的人,在其成为伟大人物之前,都没有想过要伟大。(学生鼓掌)我还认为,一个平凡人也可以是你我心目中的伟人,例如给你我生命,辛苦养育我们的父母;我们生活中的恩师,一名一辈子勤勤恳恳在偏僻山区送信的邮差,等等。打个比方,作为高校人,在科研中,我们始终要看着远方的高山,但我们也要看着脚下的路,如何才能顺利地走到那里,如果前面有条小河,那么是否该停下来想想,该怎么过去?还是根据自身条件重新审视自己的科研目标?
学生:如果您重新回到大学,你将做什么?您能否给我们一些具体的建议?
吴平:如果我是你,我会非常认真冷静地剖析自己的特点,例如我的个性、脾气、能力、优势、特长等,想想到底怎样做,做什么才能过上一种能最大限度、最恰当地发挥我潜能的生活。此外,我应该在哪里磨炼自己,包括学什么样的知识,怎样保持健康强壮的体魄等。我曾是一项环湖接力赛活动的领队,运动曾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丰富的知识和健康的体魄对你们的未来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我再说一个重要内容,年轻人要在大学里打下扎实的基础。这样的基础不光指学识,还指做人方面的毅力、信念、品格,以及在认识事物方法和良好思考习惯的养成等。此外,不要畏惧任何困难和挫折,要有这样的健康心态,如果你们在困难的环境里能做成事,那么在好一些的环境里将可能做得更好。
学生:您认为在大学里选读什么方面的专业对学生未来发展更好?
吴平:就像我刚才所说的某些方面,学什么专业并不是最重要的。最根本的是,作为大学来说,要知道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作为学生来说,知道学什么专业知识和知道作为高校人自己需要树立起需要什么样的品格都很重要,不可偏颇。有很多人大学毕业后在自己的专业上作出卓越贡献,也有很多人,包括很多政治家、科学家等并非一辈子都从事自己的专业,我自己就经历过3个专业,现在在行政领域的工作上做得更多些。
你们现在是浙大人,无论现在在什么专业里学习,都可以多学习认识浙大求是创新的大学精神,4年后,如在某社交场合,别人一眼看出你身上有“浙大人”的精神品质,浙大将为你骄傲。
“高校在某种意义上对你们来说确实是一座象牙塔,但是这座象牙塔要有门,有窗,可以让你们通过门和窗认识社会生活。”
学生:我们的“新生之友”老师对我们说,要重视学习提高自己的情商,请问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情商?
吴平:这方面,很难用几句话来表达,概括讲,人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情商是社会人的内涵之一,但我可以给你们一个建议,就是培养自己喜爱阅读的习惯。随身携带一本书,空时翻一翻看一看,可以丰富自己的内涵。什么才是有情商的人?我个人觉得,做事始终激情满怀的人;有怜悯之心、恻隐之心的人;有敬畏之心的人都有着比较好的情商。其中什么是敬畏之心,这里有你们将来作为职业人对职业的敬畏之心,例如医生遵守医德,为官者有官德,也例如当你们作为生命个体时对自己和他人生命有敬畏之心,这些都是情商在具体生活中的一些表现。大学教师在这方面先要做好模范,平时也要多和你们交流这些话题。
学生:浙大未来的教育是走向精英式的,还是全民普及型的高等教育?
吴平:我认为,大学要培养社会精英,但这里所讲的精英不是有些人理解中高高在上的精英,更不是坐在贵族俱乐部里喝高档酒的贵族,而是那些敢于承担起社会责任、国家责任、民族责任,为社会进步作出卓越贡献,帮助中国人逐步实现中国梦的人们,是他们首先能看到地面上的脏,主动去打扫干净。普及高等教育对社会也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两种类型的高等教育都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又回到了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话题,无论哪种大学教育,都需要培养追求真理和追求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服务的人,前者可以从浙大校训中的“求是”二字中去理解,后者或可以从“创新”中去理解。在大学里,你们也要认识到,高校在某种意义上对你们来说确实是一座象牙塔,但是这座象牙塔要有门,有窗,可以让你们通过门和窗认识社会生活。
(浙江教育报2013.9.9)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