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湖州日报: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大力加强高校社科科研管理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3-11-12
    2013年10月30日,《湖州日报》B03版刊登了我校人文社科处处长沈月娣题为《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大力加强高校社科科研管理》的文章,全文如下:

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大力加强高校社科科研管理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对意识形态工作的把脉定调、把关定向,是对从事意识形态工作同志的提神鼓劲、期望重托。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工作者,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形成“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高度共识,真正把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

 

    一、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从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和大力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教育和宣传对国家思想文化的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正确与否,内容先进与否,关乎人民的思想意识和道德风尚,关乎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经济、科技落后就要挨打,哲学社会科学落后,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不战而败。所以,作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管理部门,从方向把握、课题设计、内容安排、学术交流等各个方面,都必须切实增强“三个意识”,就是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地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与国家利益、民族命运结合起来,从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认识和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的要求,始终坚持“三个关注”,就是要关注国家利益、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生活,深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去,努力对重大课题作出科学、及时的理论回答;努力做到“三个结合”,就是要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妥善处理好三者关系,深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强化对策研究,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效益。


    二、牢记职责使命,充分发挥高校社科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要作用

    高校社科科研管理部门是高校负责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职能部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充分认识自身独特的地位与作用,充分认识肩负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进一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要在实施普及社会科学知识,认识世界传承文明活动中,发挥好引领推动作用。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宣传普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职能。

    二是要在组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和服务决策中,发挥好参谋咨询作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主攻方向。

    三是要在整合高校人文社科资源,增创社科人才优势中,发挥好协调服务作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济济,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打造人力资源平台、信息资讯平台、情感交流平台和成果展示平台,是高校社科科研管理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针,大力加强高校社科科研管理工作

    要坚决破除三种错误倾向。一是管理目标上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倾向,一味片面地追求项目、成果的数量,而不重视成果能否会发挥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二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立项轻管理倾向,特别是忽视了项目中后期管理,导致不少立项项目不能按期保质完成,即使勉强完成,项目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经济、社会效益也因时效性差而大打折扣,甚至变得毫无意义。三是成果运用时存在的重成果轻转化倾向,科研项目一旦结题就“万事大吉”,很少去关心和过问下一步的成果转化应用问题,至于社科成果的“产品化”、“市场化”就更无从谈起。

    要牢固树立三种科学理念。一是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要寓科研管理于优质服务之中,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衡量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把调动文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作为社科科研管理的根本任务,为最大限度激发文科教师创造力和潜能,实现科研目标,创造条件、提供服务。二是成果为王,质量第一的理念。科研管理的根本目标,是争取多出精品力作,多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要从制定规划、组织管理、基金资助、评价标准、激励机制等各个方面,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让更多的精品力作源源不断、层出不穷。三是合作为要,协同攻关的理念。要切实转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是单兵作战,就是闭门写书、写论文的传统观念,高度重视数据采集、实证调查、跟踪研究,注重基础性建设,重视科研团队长期集体攻关、协同作战,重点加强对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

    要突出抓好三项重点工作。一是重在机制,突出抓好科学管理。超越单一的事务性管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科研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充分体现人文社科科研管理“四重”(重激励机制、重应用研究、重人才培养、重科研创新)的指导思想。二是重在创新,突出抓好队伍整合。紧紧抓住打造重点基地和组建创新团队这两个环节,组建一批学术团队,为集中力量研究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打下良好的人才队伍基础。三是重在应用,突出抓好成果转化。充分调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争取出一批高质量社科科研成果,重点是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展示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努力把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

 

    

    网址链接:http://ehzrb.hz66.com/hzrb/html/2013-10/30/content_1230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