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湖州日报头版以《步履坚实奋进路——湖州师范学院建设综合性大学之追梦篇》为题,报道了我校建设综合性大学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记者 李华
2013年到2015年,新进专任教师200名以上,使学校专任教师总量达到1000名以上,生师比达到18∶1;招聘和培养博士研究生150人以上,使博士研究生教师占比达40%;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建立中青年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访学制度……最近,湖州师范学院加快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新的人才蓝图已经徐徐展开。
人才是高校的立校之基、强校之本。经过多年的努力,湖州师院师资队伍人数不断壮大,人才结构有所改善,素质明显提高,引进学科带头人或方向负责人12人、博士110人,教师队伍学历结构更加优化,正高职称人员119人,副高职称人员248人。拥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部级岗位科学家1人,省高等学校钱江高级人才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0人,省“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与省内同类高校相比,我们的人才优势并不明显,距学校发展目标要求也有较大距离,要实现‘湖州大学’的建设目标,必须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校长胡璋剑表示,将根据学校事业发展和资源状况提出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着力从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一整套机制。
刚过去的一年,湖州师院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区域性综合大学的发展目标,摆现状,找差距,想对策,谋思路,着力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狠下功夫。
校党委书记刘剑虹深入各二级学院和求真学院基础部、图书馆等单位,听取工作现状、难点和工作思路汇报,多次召开青年干部、教师等专题座谈会,围绕加强内涵建设这个主题与教职员工进行了广泛探讨。
“建设‘湖州大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今天,我们选择了这个发展目标,就意味着我们选择了一条既漫长又艰难的发展道路,就意味着我们再一次践行‘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师院精神。”刘剑虹说。
从该校领导班子到普通师生,建设“湖州大学”已经成为一个共同理想,并内化为工作学习的动力。“祝福学校早日建成湖州大学”、“让家门口的大学更名正言顺”……在“中国梦·我的梦”校园百米横幅签名活动中,师生们纷纷把“湖州大学”作为了“我的梦”,表达了对学校发展的美好祝福。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伊始,一份份建设“湖州大学”的时间表、路径图正在被逐步制定和完善:
——为了适应社会和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更好地发展应用型工科专业,组建工学院,专业设置以机类、电类等专业为基础,将来可增设土木类、建筑类等专业;为了全面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进程,组建国际学院,扩大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华侨学生培养规模,加强语言预科及文化教学与研究,汉语国际推广及海外孔子学院建设;
——深化教学改革。 2014年计划按学科大类招生的专业类别12个,涵盖全校39个专业,对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学生采取“1+3(4)”模式,实行宽口径培养。学生在完成大类基础课程学习后,根据自身的专业发展目标、兴趣特长和相关专业成绩等,确定专业方向;
——为加强学校省重点学科和拟建硕士点学科建设,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省内外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优势学科和优秀创新团队,在省重点学科和拟建硕士点学科,根据需要可设置特聘教授岗位;
……
沐浴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春风,师院人正合力追逐“湖州大学”这个梦想,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梦想成真的一天必将到来。
网址链接:http://ehzrb.hz66.com/hzrb/html/2014-01/13/content_137683.htm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