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湖州日报头版:“点石成金”的开拓者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4-08-27

    2014年8月25日,《湖州日报》头版以《“点石成金”的开拓者——记湖州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车磊》为题,报道了我校工学院车磊博士的热解炭化技术研究和应用情况,全文如下:

 

“点石成金”的开拓者
——记湖州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车磊


    开栏语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湖州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之时,更需要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近年来,我市密集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开放的政策招贤引才,拴住了越来越多高端人才的心,成为浙北地区广纳人才的新磁场。为此,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人才支撑创新——经济建设一线行》系列报道。

    记者 李 华

    个人名片:车磊, 1979年5月出生,日本国立金沢大学工学博士,现任湖州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国家、省“千人计划”专家,省“特聘专家”,“南太湖精英计划”创业领军人才。

    轻轻按下开关,一台不起眼的机器开始了工作:令人头疼的厨房垃圾被源源不断地喂了进去,经过8至24小时微生物的作用,骨头、菜叶等变成了棕色粉末,这是氮磷钾含量高的有机肥。

    这变废为宝的机器是一台厨余垃圾处理终端设备。据介绍,它由上料系统、粉碎系统、脱水系统和分解处理系统四部分组成,一天能“消化”300公斤左右的厨余垃圾,产出大约60至90公斤的天然有机肥。

    这一全国首创的厨余垃圾处理系统的发明者,正是“南太湖精英计划”创业领军人才、湖州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车磊。

    2011年,带着创业的理想与热情,车磊来到了湖州。几个月后,他迎来了自己在日本组建的团队成员,成立了湖州宜可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并正式入驻吴兴科创园。

    “到湖州肯定是奔着创业来的。”在日本,他从事研究废弃物的热解炭化技术在多个领域的运用。回国后,他把创业目光瞄向了正在崛起的环保产业,希望把在国外学到的先进理念和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用科技守护环境。

    创业的第一步走向哪里?

    在一次次的市场调研中,车磊关注到了病死害动物的处理问题。传统的病死畜禽尸体处理方法占地多、处理时间长、防疫要求高且易导致污染,这使得养殖户处理病死动物的难度高、成本大,病死畜禽便被随意丢弃。于是,他的脑海中就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把自己研究的热解炭化技术运用到病死害动物的处理中?

    带着这个设想,车磊开始从理论角度对这个设想进行可行性分析。“热解炭化病死动物处理技术突破传统思维,在无氧、常压状态下,将病死动物在600℃高温下逐渐干燥、热解,使动物尸体中的有机成分发生裂解,逸出挥发性产物并形成固体炭化物的一种高温无害化处理技术。”他说。

    画图纸、做零件,小试、中试、投产,热解炭化病死动物技术的核心设备——两台炭化炉和一台冷却炉在湖州“诞生”。这套设备可谓既节约成本,又节能环保,而且在整个病死害动物的处置过程中,既无废水、废气,也无废渣。

    车磊介绍说,热解炭化后形成的生物炭具有高吸附能力,水流从中流过,其中大量重金属元素将被吸附,具有强大的清洁能力。为此,他和研究团队正积极研究炭化产物的再开发,希望能研发出高附加值的产品来,完善整个产业链。“我们不是关起门来做研究,而是要了解真实的市场需求是什么,这是我们进行科技创新的动力。最贴近市场需求的研究成果可以更快地走出实验室,让科技变成老百姓身边实实在在,看得到摸得着的东西,从而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车磊说。
变废为宝,他的“点石成金”之举引发了一场场的“环保革命”:

    首创病死害动物热解炭化技术开发,一个每年处理1500吨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中心为例,每年可实现“碳减排” 837吨,实现“碳储存” 105吨,处理成本减少50%;

    开发了适合当今环保循环经济的新技术——污泥炭化处理技术,把城镇下水污泥处理后,能将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固定,可直接作为肥料,亦可作为土壤改良剂,具有调湿、促进繁殖、抑制土壤硬化等效果;

    ……

    目前,“宜可欧”的产品和技术正在国内逐步推广。而车磊的目标更加高远。“作为海归,我把国外的先进环保理念和技术引进回国,结合国内的市场需求,生产出可行的系统或装备,再输出到国外。”车磊的创业理想,是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争当全球环保产业的开拓者。

    网址链接:http://ehzrb.hz66.com/hzrb/html/2014-08/25/content_1803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