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湖州晚报:别人玩微信 他靠微信在赚钱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4-09-05

    2014年8月1日,《湖州晚报》B5版以《别人玩微信  他靠微信在赚钱》为题,报道我校校友郑友赞微信创业的故事。全文如下:

 

别人玩微信  他靠微信在赚钱

一个温州年轻人的“微营销”生意经

 

记者 金宇叶
   “我现在的公司,主要的业务是微营销,就是围绕微信,围绕微信平台,做各种线下的策划,线上的营销,以及线上支付等等。”跟郑友赞见面时,一落座他就为记者介绍起了他现在的公司情况来。对于已经创业超过6年的郑友赞来说,创业不仅是他的人生追求,更是他实现自己人生追求的最好证明。“其实我也是走在创业路上而已,离成功还很远。”

新技术是创业的一条捷径
    郑友赞的公司叫上海触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触动指尖”是这家公司的形象语。郑友赞解释,“现在我们的产品主要围绕微信,围绕移动客户端进行。而这些只需要客户用指尖轻轻一点,所以这句公司形象语也是很贴切的。”
   郑友赞的公司现在有10来名员工,虽然公司看上去规模不大,但是能量却不小。“我们的公司做的是新技术产品的,并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所以也不用太多人。”郑友赞告诉记者,从他创业这些年的“经验”来看,年轻人创业,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可以选择从新技术入手。
   “年轻人,对于新技术接受能力更强。”郑友赞分析,而且新技术行业由于都是新的,与别人的差距就不会很大,如果年轻创业者能够抓住机遇很容易就能实现超越。“这其实是年轻人创业的一条捷径。”而郑友赞之所以会同样选择这条捷径,也是为了缩短与其他公司的差距。“如果我走传统行业创业,很容易会与一些已经发展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公司、企业发生竞争,那我就完全没有优势了。”

“学校教会了我很多”
    “我从大二那年开始尝试自我创业,到现在已经5、6年时间了,回想起来多亏学校教了我很多!我到现在还感谢学校。”郑友赞这么说道。
    郑友赞是温州人,2009年考入了湖州师院学习。在湖州上了四年学,如今又在湖州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基本成为了一个“新湖州人”。“大一的时候我忙着学习,忙着踢球,忙着参加学校的一些学术比赛。”郑友赞回忆,大一的时候他基本是个好学生,成为了学习委员,参加了学校足球队,参加物理竞赛获得第一名,拿到了奖学金……“基本上当初进校园前给自己的一些目标都实现了!”
    而正在这个时候,湖州师院的学生科创园项目启动,当时作为学生会一份子的郑友赞为了起表率作用,就第一批申请进入了科创园创业,没想到一下子就走到了现在。“我记得当时我们第一批进入学校科创园的学生创业者超过100人,但是等到大学毕业的时候,基本就只剩下我一个创业者了。”说道这里郑友赞一脸的得意,因为在他看来一个创业者要想获得成功,坚持是必须的条件。“如果你连自己的事业都不能坚持下去,那你怎么可能成功?”而这些,在郑友赞看来都是他从学校里学到的最最宝贵的东西。

成绩代表着过去
   从2009年开始创业至今,郑友赞也从事了众多的行业。最开始的时候他在学校里卖电脑,做专业网站设计,最好的成绩是几乎垄断了湖州师院里的网站设计生意。慢慢的郑友赞开始不满足于只是在学校里的小打小闹了,他将目光转向了湖州城里。
   “把公司搬出学校后,我主要做的还是网站,还涉及了广告策划,互联网广告等很多方面。”而走上社会,郑友赞才发现现实是残酷的:手里只有四万块资金,为公司租下一年的办公场地就花去了三万块!
   不过,郑友赞并没有轻易的就向困难认输。“作为一个温州人,我早就知道做生意,创业的道路都是困难重重的。”郑友赞坚持了下来,2012年的时候,郑友赞通过湖州温州商会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客户群体,而他也逐渐把自己的主营业务转向了微营销。
   2014年1月,“触动营销”召开了自己公司的第一次年会,邀请各行各业的朋友以及自己公司的客户共同参加。“结果签到的时候把我自己都吓住了:整整来了300多位嘉宾!”直到现在回忆起来郑友赞仍旧显得很兴奋,“做生意的都直到,这就代表着人脉,代表着我的成功!”郑友赞说,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突然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他的公司已经在湖州结实了那么多的客户。用他的话说:走到市中心转一圈,发现街上的商标大部分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客户!
    那次的年会,成为了郑友赞成功的一个标志,但是对于郑友赞来说,他认为这更是一种鞭策!“我在学校里就知道,成绩只代表着过去。如果你一直对过去的成绩沾沾自喜,那你就OUT了!”郑友赞开玩笑道,而他现在早就已经收拾好心情,重新走上了奋斗的道路,“现在我知道这条路是正确,那我就要继续走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