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暑期回顾(4)百名专家下基层 服务地方收获丰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4-09-25

    今年暑假,我校共有13个二级学院的150余名教授、博士冒着酷暑开展了科技攻关、联合开发、咨询服务、人才培训等服务,新签横向科研项目69项,在研项目合同经费430余万元,服务企事业单位120余家,受到了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的大力欢迎和赞誉。


    在往年下基层行动基础上,不少教师已跟企业建立良好关系,项目已逐渐步入深入合作阶段,今年“百名专家下基层”行动在此基础上取得了更多成果。


项目新  自主创新设计实现质的突破


    “这是一款能代替人干活,自动从料架台上拿起生料传送到滚丝机上进行运作的机器。现在我们已经把样机做好,并且已经经过实验,可以进行批量生产。”理学院呼格吉乐老师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项目。今年暑假,呼格吉乐老师继续完成嘉兴兄弟标准件有限公司委托完成的200万元重大横向科研项目《螺杆滚丝自动进出料机械手》的研制,于今年8月完成样机一台通过了嘉兴兄弟标准件有限公司的验收,并在近期完成产业化工作。该项目是我校科研人员在“机器换人”技术应用方面的重大尝试,标志着我校在自主创新设计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此外,他还先后与多家企业商讨合作事宜,与杭州精科教学仪器有限公司签订了《洛伦兹力教学仪开发》的项目合同,目前模型样机已出,样机还需经过进一步的调试。同时,帮助湖州高源金机械有限公司完成出口订单三角风扇的设计及研发。呼格吉乐老师表示,“这是一笔外贸订单,委托我们团队设计,现在设计和图纸都已经完成,就等最后的合同生成。”今年暑假,呼格吉乐老师还成功申报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

 

项目大  解决实际问题再创新的成果


    “利用PLC现场总线技术、控制自动打磨机构按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对外壳内膜进行打磨。主要是为了实现对打磨机构的自动控制,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效率与业绩。”信息工程学院成新民老师向记者介绍自己的项目。今年暑期,成新民老师主导研制的横向科研项目《小口径口腔打磨技术及应用研究》,主要内容是按自动模式开启钮,控制打磨机构动作进行自动打磨等,该项目已经顺利地与西安化学动力厂签订合同。
    

    此外,成新民老师所在的团队根据湖州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湖州尚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功签订《微农业控制系统构建》的项目合同。成新民老师表示:“农业是湖州主要建设和发展的领域,而我们团队的这个项目正是把物联网应用于农业,这也是我们学校在这方面的首次尝试,而我们也一直坚持在做。”据了解,今年暑期成新民老师的团队成功签下两个项目合同,另外还有一个与企业合作的180万项目正在调试阶段,明年将会再现新成果。据统计,从2010年到2014年,成新民老师的累计横向科研到账经费已近700万元。


    在谈到服务地方的经验时,成新民老师表示:“我们一定要带着‘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以平和真诚的方式跟当地企业接触,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才会有更多的应用型项目投入到具体的实践中去,最终才能更好地为地方服务,造福地方。”


项目多 厚积薄发研究展现量的积累


    “我们学院与浙江红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直都有合作,今年暑假跟他们一起进行中间包低硅涂料的开发研制,这是对产品配方的一种改进。”生命科学学院曹枫老师介绍道。此外,《纺织印染厂生产流程优化设计》项目是曹枫老师与长兴宏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开发,合同经费已投入30多万。同时,曹枫老师与浙江利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签订了《高校健身器材扭力调节结构技术研究和开发》项目合同。“与浙江英科新能源有限公司合作的《企业生产流程优化设计前期研究》项目,还在前期研究阶段,会进一步跟进,与长兴新峰印染有限公司合作的一个项目目前正在洽谈中。其实我们团队主要是对企业产品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帮助企业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降低能耗,有时也会为企业撰写申报发明专利的申请书,以提升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水平。”曹枫老师表示。今年,曹枫老师就已经签约了八九个项目。


    “我觉得我现在所主持的横向项目都还不太成熟,真的感谢合作方对我的包容,才得以使项目完成。最好的项目,在下一个。”艺术学院赵刚老师以不断追求作为对待课题的态度侃侃而谈。赵刚老师近几年曾参与主持了几十个横向项目,其中《南浔水哥法官工作室形象推广》还曾在浙江省高院的网站上向全省示范。赵刚老师设计能力强,项目多,今年暑期成功签约的横向项目《上海华跃建筑有限公司品牌视觉形象与办公空间规划》,更是打算通过科学、有效、人性、有机的视觉与空间规划传递企业品牌形象和行业气质,实现人、科技、空间的完美结合。


    赵刚老师坦言,“横向项目的策划及实施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凝聚了项目参与人太多的汗水与心智积累,个中酸楚自知。”    


    我校“百名专家下基层”专项行动的连续开展,对于提高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增强服务地方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学校一方面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建立日常化的服务体制、机制,切实提高了学校服务地方的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学科专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了重点合作领域和区域,找准了服务路径,通过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了服务地方工作,为建设创新型社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在参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充分展现了地方高校的办学价值。学校将采取鼓励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将“百名专家下基层” 专项行动推向深入,切实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学生记者:毛球 彭丹丹 姜红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