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我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创新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5-01-15

 

教考分离、小班化、分层分类教学……

 

我校积极推进课堂教学创新

 

 

    近日,从教务处获悉,本学期领导干部听课全部结束,全校127名领导干部听取了516节课堂教学。从听课情况来看,绝大部分领导干部能坚持经常性地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评课,认真掌握教学第一线的情况,全校上下逐步形成了关注教学、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


    为积极落实教学中心地位,推进课堂教学创新工作,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狠抓常规教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成员加大对理论课、实验实训课的督查力度,并注重对节假日、运动会等节庆前后教学秩序的检查;推出了课堂教学创新行动之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专题报告,引导我校教师“变理念、转方法、多模式”,赢在课堂;充分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通过“培训、分享、反思、卓越”等措施,提高中青年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尤其是省教育厅《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等教学工作系列文件的出台,吹响了我校“狠抓课堂教学,狠抓教学质量”的集结号。我校紧紧围绕《行动计划》要求起草了《湖州师范学院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5学年实施方案》,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如重新修订《湖州师范学院学分制实施办法》;制定《湖州师范学院课外学分认定办法》等。目前,学校重点实行了教考分离、小班化、分层分类教学、教学模式改革等措施。


教考分离让师生教与学更用心


    “我们要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定位来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如何?最核心的就是课堂教学这一环节。从目前来看,我校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课堂教学精力投入不足,有些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念ppt、没有作业布置、考前划范围等。”教务处处长马志和在采访中表示。


    “教考分离是真刀真枪的比较和竞争,是要晒成绩的,关系着学生的前途,也能反映出老师的教学水平。”理学院副院长唐笑敏说。最近的这次期末考试,《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两门课完全实行了教考分离,由校外专家统一命题,保密程度不输高考。“这也就倒逼师生将压力转化成动力,教师要端正教学态度,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更加努力地学习。”目前,全校每个专业都有3-5门课程实行教考分离。


    部分课程的教考分离,再加上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带来的压力,使得同学们学习竞争更加激烈。“这届学生如我们之前期盼的一样,素质较高,学风也不错。而且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较往届明显增加,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反馈也更加频繁。我们老师也需要更花心思备课、上课,满足同学们对知识的需求。” 文学院20140423班的专业指导老师黄平对记者说。


    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许莹莹也表示:“同学们都重新拿出了高考时的冲劲来学习,班级里学习的氛围很浓郁。现在每次晚自修下班级抽查的时候,旷课和玩手机现象都明显减少了。”


小班化、分层分类教学让授课更“专一”


    我校艺体类、外语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班)的专业课程以及《大学英语》课程基本实施小班化教学;公共课中思想政治品德课、高等数学、教育学、心理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以及部分专业课程将推进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小班化教学将是我校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鼓励专业课程实施小班化教学,公共课程推行“大班授课小班讨论”,不断提高小班化教学占总学时数的比例。


    “我觉得大学英语课实行小班化教学是件好事儿。”英语老师赵雅莉说,“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小班化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而老师也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增加师生互动频次,学习效率较高,老师能够更好地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发音等方面。”


    此外,学校计划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推进课程分层分类教学,因材施教,着力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以及艺术类专业课程已根据专业性质、培养方向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分层分类教学。2015年将继续完善公共课的分层分类教学,同时积极推进专业课的分层分类教学工作。《大学英语》课程已经制定分层教学改革方案,从学生入校后的第二学期开始,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层次,按照学生层次实施不同的教学计划。


教学模式改革让课程建设更完善


    我校从2010年开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课程立项与建设工作。教学模式改革课程项目分为试点课、示范建设课、示范课三个建设阶段。至今共立项试点课程92门,其中示范建设课程25门、示范课程12门。每门试点课均有1-2个学期的质量跟踪期,由校督导跟踪检查建设成效,学期末评选出示范建设课程。示范建设课程再经一个学期的质量跟踪后,符合《湖州师范学院教学模式改革示范课程建设实施办法(试行)》(湖师院发〔2011〕29号)相关要求即可申请验收。验收通过后发文成为教学模式改革示范课程。该课程建设项目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多样化考核方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学校以大类招生、按类培养改革为契机,一方面增加选修课的数量与比重,特别是增加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模块中自主发展课程的数量和比重;出台《湖州师范学院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实施办法》,三年规划建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45门,2014-2015学年启动建设10-15门;实践教学的比重也将增加,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学分比例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另一方面,将购买部分高质量的慕课资源,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完善我校的通识课程资源,使我校学生能够学习到高水准的网络在线课程。


    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积极性,学校积极完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重新修订《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实施办法》,将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考核重点落在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上,规定教学效果的权重不低于50%;突出学生评教,健全同行评价和学院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完善评价流程,明确结果反馈和申诉程序;新增免考核条件,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与创新。

 

记者:谈铮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