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体坛报:体育专业志愿者为全民健身注入一泉活水

来源:体坛报 发布日期:2015-03-02

    2015年1月28日,《体坛报》头版以《体育专业志愿者为全民健身注入一泉活水》为题,报道了我校体育学院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团,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体育服务。全文如下:

 

专业团队专业指导引领全民健身新热潮
体育专业志愿者为全民健身注入一泉活水


    □体坛报业全媒体记者 汤怡虹


    健美操、健身排舞、太极拳……每天傍晚,在湖州市全民健身广场上,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都会带着市民一起健身锻炼。
    自2006年开始,这支身穿小蓝衫的团队——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团,就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群众体育服务。他们还紧紧抓住全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契机,与政府部门合作建立“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基地”,如今更成为湖州市推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全省范围内,体育专业的学生志愿者也如潮水般涌现出来,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全民健身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专家认为,体育专业学生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是一件值得提倡的好事情。


    用体育专业技能领跑志愿服务
    2008年,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与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社区建立志愿服务站,每年暑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学生们到社区提供太极拳、跆拳道、乒乓球、网球等培训服务,与市民一起享受运动快乐。“短短一周内,社区参与全民健身的居民人数由最初的不足50人发展到现在每天超过120人,一周累计服务人数甚至突破700人次,受到了社区群众的广泛好评。”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沈江龙说。“小蓝衫”更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2010年起,这支“小蓝衫”队伍又先后与湖州市体育局、吴兴区文体局建立全民健身服务志愿者基地,并与爱山街道、凤凰街道等16个乡镇街道、21个社区建立了合作关系。2012年,又在合作近4年的衣裳街学校建立志愿服务基地……沈江龙告诉记者,如今体育学院有80%的学生参与其中,服务团选派专业技能优秀的学生到各服务站进行教操、排舞、举办体育亲子游戏等服务,每周到农村开展带操,组织趣味运动会等服务,定期到社区、农村进行科学健身知识的宣传,编印《农村素质拓展游戏手册》,上门宣传科学健身的方法。
    “学院还建立了一整套对志愿者的培训、考核、评比的机制,将服务人员分成裁判、健美操、赛事组织、排舞等团队分别进行培训,由高年级志愿者进行‘传、帮、带’,效果显著”。沈江龙说。
    这支充满活力和专业精神的志愿服务队伍,将每周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作为一个常设项目,为老百姓带去了健康,也带去乐趣,更带去了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生学以致用老百姓受益良多
    这些年来,“小蓝衫”为市民举办免费培训班10个,建立全民健身服务点21个,遍及湖州16个乡镇街道;服务幼残儿童达1700多人次;为校内师生服务体育赛事1600多场次。沈江龙说:“志愿服务、回馈社会、提升修养已经成为体育学院学生的一种行为方式。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服务中不断提升自身形象和核心竞争力,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享受了成长成才的快乐。”2010年,省优秀毕业生陈芬芳与丈夫以“援建夫妻”名义被评为“感动浙江十大人物”之一。之后,一批批学生因参与志愿服务被授予“五四青年奖章”荣誉,多名学生奔赴四川支教。
    让人欣喜的是,老百姓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小蓝衫”的累计服务时间近500天, 6万多人次受益。“全民健身不仅仅是参与锻炼,更要练得科学,体育学院的学生将专业知识带到社区、农村、学校中去,让更多人不再盲目锻炼,并且学到了更多科学健身的知识,使大家的生活更加健康。”沈江龙说,因为志愿者都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连一些健身多年的老人都表示“很有启发” 。通过练习感受到身体变化后的居民,在此后的日子里,都提前站好队等待志愿者们。
    沈江龙说,下一步,服务团将继续立足专业,当好志愿服务行列中的“领跑者”,将全民健身运动推广到湖州的每个广场、每个农村、每个社区和每个市民中去。


    百姓健身需要专业化志愿者
    如何巩固市民运动会成果,使市民的积极参与成为常态?省体科所全民健身研究室主任安平建议,体育专业学生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就是一件值得提倡的好事情。“老百姓参与运动,需要科学合理的指导,除了政府提供基本保障,还要靠一支志愿者队伍提供专业服务。”
    近年来,浙江省内体育专业学生源源不断加入到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团队中来,除了湖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外,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杭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绍兴文理学院体育学院等高校的体育专业学生经常参与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为老百姓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
    国内外经验表明,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体育志愿者队伍的骨干,他们是团队的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健身的指导者,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都是依靠以志愿者形式出现的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来开展大众体育。安平坦言,社会体育指导员已经成为我省全民健身的主力军,但是,人数虽多,上岗率却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也有欠缺。“目前大多数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凭着满腔热血和体育爱好在服务社会,鲜有人掌握专业的体育知识理论。如果体育专业的学生们能够加入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团队中来,他们的专业化科学性指导,体育技能的传授无疑为全民健身加入一针强心剂。”
    省政协委员、绍兴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章莺也认为,要改变全民健身中参与人群的冷热不均,需要一支结构合理、专业化程度高的骨干队伍。建立体育健身志愿者服务体系,就是要摸透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为他们提供科学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活动和指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