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湖州日报头版倒头条以《因地制宜 积聚底蕴风满帆》为题,报道我校五年发展成就之办学实力。全文如下:
编者按:一直以来,湖州师范学院围绕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区域性大学的目标,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抢抓改革机遇、谋求特色发展。尤其是湖州师院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提高育人质量,深化教育改革,服务地方发展,加快发展步伐,各项事业取得可喜成绩。从今天起,本报刊发一组反映湖州师院五年来发展成就的报道。
记者 卞继国 通讯员 谈铮渭 程龙
2006年2月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湖州师范学院视察调研,他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服务地方,把湖州师院作为湖州市的重点大学,建设成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综合性大学。
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中最核心最关键的是定位。没有科学的定位,就不可能对高校的远景与使命进行明确的、适切的展望,也就不可能科学地制定发展战略规划。自2009年第二次校党代会以来,湖州师院紧紧围绕习近平同志的指示要求,主动对接省市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前瞻性地确立了“有特色、高水平、区域性、综合性”的发展定位,明确提出了学校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理清了区域性大学的发展思路,更加坚定了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
湖州师院党委书记刘剑虹说:“湖州师院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我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高校,承载着全体湖州人民的希望和重托。因此,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弘扬改革精神,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人事制度、校内管理体制和资源管理改革等,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不断激发办学活力,加快发展、内涵发展。”
今年6月,湖州师院第一批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即将毕业。回首当年的招生录取经历,唯一的男生洪都表示,学校的招生录取十分严格,要通过五项实操考试,最终才在22名复试的考生中择优录取。 2012年,湖州师院首次独立招收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学校还专门聘请42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为15名研究生进行小班教学,确保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2012年,胡娌娌以608分的高分考入湖州师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本科专业。胡娌娌说:“能来湖州师范学院读这个专业我感觉很幸运。 ”据了解,该专业以国家教学名师、省特聘教授刘太顺为引领,多名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聘为兼职教授、博士生、硕士生导师的教授共同搭建了高端师资架构,胡娌娌所说的“幸运”言之有物。此后,小学教育、临床医学院两个专业又相继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本科招生计划。目前,湖州师院共有三个“一本”专业。
提升办学水平,人才队伍是关键。五年来,湖师院吹响“人才强校”集结号,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从12.1%上升到27.2%,有出国(境)学习经历的教师比例增加到16%。与此同时,新增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千人计划创业型人才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特聘教授1人、省“151”人才第一层次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9人……
站在历史的高点,湖州师院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五年来,学校先后与24所国(境)外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备忘录,招收国(境)外长短期留学生336人次,赴海外留学交换生615人次,派往港澳台地区交流学习学生207人。在2014年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年度报告》中,学校取得了全省同类高校国际化水平排名第4的好成绩。除此之外,学校还与苏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建立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机制。
2011年12月20日,学校荣膺“全国文明单位”,这也是我省高校首次获此殊荣。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感动湖州”人物、优秀毕业生潘美儿,“中国好人榜”商学院关爱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团、“浙江骄傲”年度人物陈芬芳,省首批“育人奖”获得者欧阳成,省杰出志愿者王超,“感动湖州”年度人物赖玉娇……一批先进群体和优秀人物从校园走向社会,文明因子落地开花,在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引领着社会新风尚。
链接:http://ehzrb.hz66.com/hzrb/html/2015-05/07/content_224370.htm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