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3日,《湖州日报》头版以《服务地方 科技创新激活力——湖州师范学院五年发展成就之服务地方篇》为题,报道我校五年来服务地方方面的成就。全文如下:
服务地方 科技创新激活力
——湖州师范学院五年发展成就之服务地方篇
记者卞继国 通讯员谈铮渭 程龙
“这几年,我们都在全面实施《纲要》 ,搭建‘政府推动、学校为主、社会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利双赢发展平台,主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湖州师院地方服务与合作处处长顾菊观说。顾菊观所说的“纲要”指的是《湖州师范学院服务湖州经济社会发展行动纲要(2011—2015)》。这份《纲要》,对湖州师院服务湖州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系统谋划,并明确了实施的“路线图”。
根据《纲要》的部署,五年来,湖州师院与我市三县两区政府全部建立校地合作关系,与32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有600余名教师深入40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了科技攻关等服务,承接服务地方项目1000余项。
湖州作为鱼米之乡,淡水养殖底子好,尤其菱湖的养鱼技术更是闻名全国。然而,鱼类的一些疾病困扰着许多养殖户。去年6月,吴兴区八里店镇丰溢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凌淦荣养殖的黄颡鱼患了当季流行病“一点红”,这种病病程长,死亡率高,是水产养殖业的“杀手”之一。面对来势汹汹的流行病,凌淦荣一筹莫展,好在吴兴区政府帮忙联系到了湖州师院的“鱼专家”叶金云。
叶金云是国家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浙江省淡水养殖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是淡水养殖领域的权威专家。经他和研究团队诊断后,给黄颡鱼配了药物,不到一个月就有了显著成效,避免了养殖基地的巨大损失。
去年7月,由叶金云团队组建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与开发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学校也与市政府、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三方合作共建“湖州水生生物养护与开发创新中心”、“南太湖水生生物生态与环境野外观测研究站”。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车磊博士研发团队更是与企业合作实现无缝对接。近年来车磊先后完成国内首台动物热解炭化装置的研发制造,国内首款厨余垃圾处理终端设备的研发制造等,深受业界关注。全国各地前来合作与取经的企事业单位络绎不绝,研究成果更快地走出实验室,服务发展。而车磊所在的工学院也是在学校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基础上, 1年多前刚刚成立的。“湖州师范学院工学院的成立,为我们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智囊库,让我们更加方便、更加直接的寻求到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湖州机床厂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建华说。据了解,湖州师院和湖州机床厂一直以来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双方在产学研联合研发、生产工艺指导、学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学生就业等方面都开展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部分学生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目前都已成为了企业的技术骨干。 1年来,多家企业与工学院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书,企业负责人还一起参加了工学院发展规划论证会,共同把脉工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办学思路。
除此之外,学校还以湖州发展研究院为平台,累计参与完成湖州市、县、区政府部门重点调研课题120余项;充分发挥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作用,加强对我市新农村建设相关热点问题的研究;加强浙江省新药创制平台湖州工作站、湖州市新材料行业技术中心等的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服务地方的能力与水平;与企业共建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农业智能装备与信息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被批准为市重点实验室建设;建立江南城镇文学研究基地、湖州民国人物与社会研究中心等5个湖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http://ehzrb.hz66.com/hzrb/html/2015-05/13/content_225404.htm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