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7日,中国文明网、浙江文明网理论时评栏目刊发了我校文学院学生唐颖撰写的文明评论文,全文如下:
文明旅游 我们在行动
好多年,说起不文明旅游,总要说到中国人,也总拿写有中文字样的“保护环境“的提示语来提醒我们外出旅游言行举止要文明。这是一种警醒没错,但不能把问题看得简单化绝对化。中国社科院研究院张广瑞教授指出,关于中国游客的不文明现象其实被夸大了,“许多在外国人眼中的‘不文明’行为是缘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例如说话大声,饭馆吃饭喜欢交谈等,这都是因为中国城市大、人多、喜欢交流等因素决定的。国际旅游从来都是受双方政策制约的,除了中国旅游政策的放开,一些目的地想挣中国游客的钱,也应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姿态,来真正了解中国市场的特点。”客观地分析,有一部分是我国与外国的人土风情有所不同,但是还是有许多地方应该去改善的。比如随手乱刻乱画,不分场合大声喧哗,夏天习惯光着膀子等行为。据分析,我国公民教育“缺乏公共空间的基本礼貌”,民众往往从小让孩子穿“开裆裤”,随时随地大小便,继而当众挖鼻屎、搓老泥,吃饭时将骨头吐在桌子上,随便丢垃圾,抖起二郎腿等情况见怪不怪。
纵观世界,许多国家都出台相关文件来提倡甚至强制游客文明出游。美国有组织专门编写《世界公民手册》,向出国旅游的美国公民提出“世界公民”概念;韩国政府则针对“丑陋的韩国人”采取限制出境的做法,进行“黑色纪录”,严重违规者适当限制其旅游机会。二三十年前,日本游客集体外游时也是大呼小叫,今天则被评为最有规矩的游客。
而为此,我们国家也在做各方面的努力。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在2006年联合公布《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呼吁游客紧记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借鉴历史、弘扬礼貌公德”。可惜,纯靠自律的呼吁,无异于空喊口号。2013年,全国人大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规范旅游秩序和法规,同时要树立“中国游客的良好形象”。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于2013年7月31日发表《中国公民出境文明旅游倡议书》、国家旅游局日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文明旅游工作的指导意见》,就积极落实《旅游法》及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推动文明旅游工作的常态化和机制化。《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我国多部门联动推进不文明旅游记录追责……
文明旅游,我们在行动。出外旅游的游客不断增加,多接触多交流,自会开眼界,进而见贤思齐。在国家,旅行社,游客……多方面的努力之下,相信我们的举止会越来越文明,形象也会越来越高大。
中国文明网链接网址:http://zj.wenming.cn/llsp/201505/t20150507_2601056.shtml
浙江文明网链接网址:http://www.zjwmw.com/07zjwm/system/2015/05/07/020641120.shtml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