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5日湖州日报A08以《填补孩子们放学后的“真空” 余家漾社区有所“三点半学校”》为题报道了我校教师教育学院与湖州天成社会工作服务社和余家漾社区签订了合作协议,推出的社区公益服务 。全文如下:
填补孩子放学后“真空”
余家漾社区有所“三点半学校”
记者:徐虹
每天下午三点半,湖城余家漾社区活动室内就传出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姐姐老师朗朗的读书声。从本月起,该社区的“三点半学校”正式面向社区居民推出,这是湖州天成社会工作服务社与该社区共同推出的一项社区公益服务。
幼儿园的孩子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每天下午三点钟左右放学,家长五点半才下班,中间这两个小时孩子怎样安全度过?从去年10月开始,余家漾社区就一直和辖区内的湖州天成社会工作服务社进行沟通,并与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联系。今年4月,湖州天成社会工作服务社分别与社区、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从本月起,正式推出“三点半学校”,每天有6位义工来学校陪孩子玩耍和学习。“我来这里差不多已经有6、 7次了,回家写好作业就可以来这里玩,有汽车玩具和钓鱼玩具,可好玩了。”在湖师附小余家漾校区读三年级的朱宇轩告诉记者,在这个“三点半学校”他还找到了玩伴,对平时回家只能一个人玩的他来说,特别开心。
在东风小学读二年级的谈鑫尧也对“三点半学校”十分喜欢,“平时先花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先做作业,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还有姐姐老师指导。”而且在这里他还结识了新伙伴,一起玩耍愉快极了。
天成社会工作服务社的副社长郑胜圣告诉记者,对于“三点半学校”他们分隔成两个区域,活动室主要针对幼儿园或更小的孩子;会议室则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先安心做完作业再进行活动。“每天都有一个主题,周一以文学类为主,像讲故事之类的;周二以数学类为主,让孩子在玩中认识数字,进行简单的算术;周三以美术类为主,可以选择画画或者是玩橡皮泥等;周四以音乐类为主,教孩子唱歌跳舞;周五以科学类为主,讲给孩子们听一些科普类的小故事。”郑胜圣说,“这只是一个范围,可以让来做义工的人做到心里有数,每天学校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不会慌乱。而且由于孩子千差万别,并不强制进行某项活动,可以让义工随时进行调整。”
据介绍,这个“三点半学校”着力解决社区独生子女缺乏玩伴,孩子放学早没理想的玩耍场所、隔代教育弊端多等问题,努力增进社区孩童的“发小”关系,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区氛围,“三点半学校”可以说是成为连接学校与家庭的第三方学校。“现在反响还不错,少的时候有6位孩子参加,多的时候有20多位孩子。”该社区工作人员宋如瑜告诉记者。
郑胜圣告诉记者,目前“三点半学校”先在余家漾社区进行试点,看之后的运行情况再进行推广。
网址链接:http://ehzrb.hz66.com/hzrb/html/2015-05/25/content_227630.htm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