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3日,《中国红十字报》2版以《万人“应急救护军”是怎样炼成的》为题,报道我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全文如下:
“参加这次培训后,我知道了什么是包扎伤口,以后哪儿磕破了不再局限于贴一个创可贴,而是可以用敷料、绷带或者干净的布块毛巾包好防止感染。”来自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的16级新生杨超男参加了普及应急救护培训后表示。
应急救护培训是湖州师范学院2016级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堂“必修课”,课程包括应急救护概念、现场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技能及常见急症与意外伤害在内的四个课时内容,以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示范为主,体验性课程为辅。今年5000余名新生完成了普及培训。
培训讲师主要由湖州市红十字会和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合作共建的“湖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学院”师生志愿者为主。为了做好培训工作,学校还特别成立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讲师团,由老师担任指导,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备课,确保培训质量。这批“讲师”读大一时就已经取得《浙江省红十字救护员证》,大二时以志愿者身份充当救护培训的助教,大三时经学院择优选拔,考取《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证》。目前,该红十字讲师团有学生讲师40余人,在老师指导下,采用“团队化”“模块化”形式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授课。
除普及培训等基础教程外,学校还开展新生红十字应急救护骨干培训和新生班级安全员培训两个项目。这两个项目以突出实用性为目的,主要对各学院负责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学生干部和2016级新生进行培训,并要求学生取得《浙江省红十字救护员证》。培训采用“16+4”的模式开展(即在红十字救护员16课时标准化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至少增加4课时的实践操作练习与考核),采用“教考分离”“交叉考核”的形式进行考核,严格把关红十字救护员的资质审核。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和体育学院学生裁判员,学校要求其必须接受培训,并取得救护员证。同时学校还鼓励其他学院的学生积极参与考取救护员证。
学校还计划为每个楼层和每个班级训练一批学生安全员,争取爱心企业或者红会的支持,逐步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和急救包等设备。打造“学校—学院—班级”“学校—寝室楼—寝室”两套校园红十字应急救护安全保障体系,为每个在校学生提供安全保障。
据了解,自2014年起,湖州师范学院面对全校新生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校内普及培训18000人次(预计明年全校普及程度将达100%),开展校内大学生红十字救护员培训人数超过3000人次。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