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湖州在线:从“找饭碗”到“造饭碗” “创”课圆大学生创业梦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7-03-22

    2017年3月21日,湖州在线以《从“找饭碗”到“造饭碗” “创”课圆大学生创业梦》为题,报道我校创业课程。全文如下:

从“找饭碗”到“造饭碗” “创”课圆大学生创业梦

湖州在线讯 一开学,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沈陈锋就忙碌起来。这学期,他与另4位老师开了新课——《创业入门与训练》,1000多位学生争相选修,最终仅82位进入了课堂。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让这门课如此受到青睐?

“一年前的课以传统教学方式上,虽然学生听得认真,但反响并不积极。”沈陈锋坦言,经过摸索,逐渐将授课重点放在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挖掘创新意识上,丰富的案例与互动式的课堂,让课程效果提升明显。

这一点,记者在课堂现场得到了印证。当天的课程内容为模拟“沙漠掘金”项目,学生们随机组队,氛围活跃,掌声笑声不断。“管好天气管好水,本职工作做好对团队就有帮助……”在课程总结时,沈陈锋将创业比作这场游戏。课后,学生何珍碧告诉记者:“现在找工作并不简单,能在校园里学到这样的课特别好,开阔学生就业思路,不是只教毕业应如何找工作。像我本身有创业的想法,但对这方面一点也不了解,所以对我来说是‘及时雨’。”

沈陈锋说:“即便学生今后不创业,在任何岗位上都会经历‘创业’,要发现机会,突破现有资源的约束,并实现创新型的价值。”

与沈陈锋的基础课不同,该校薛德黔教授的创新创业实践课《创新工场》开课更早,已是校内外的“明星课程”。薛德黔自2008年起开设校内首个“两创”课程《赢在职场》,堂堂座无虚席,曾连续4学期选修该课的学生朱明敏这样评价:“我大学里就创业了,但很多地方不得要领,薛老师的课有特色不枯燥,‘干货’满满,给了我很大帮助。即使我毕业后创业,他也仍给我指导,是我人生道路上很感谢的导师。”

《赢在职场》后,《创新工场》有了更完善的课程规划。“学生先上核心通识课程,再通过20个企业项目自组团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团队发展后,再培养注册为小微企业,并要求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此外,我规划每年有5家风险投资、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扶持这些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薛德黔说道。2015年,《创新工场》成为浙江省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之一,仅本学期在线上课的学生已达2000多人。2016年,薛德黔入选教育部的“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

从薛德黔到沈陈锋,他们是湖州师院创业课程发展道路上的先行者,见证了从无到有日臻完善的校内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学校重视对‘两创’课程的摸索,在省内同类高校中起步较早,校内有像薛德黔等教师开设的课程,校外有湖州市SYB创业培训等。”该校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黄翠红介绍。

2016年4月,该校正式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在课程规划中,计划于5年内建成40门创新创业课,分为基础课、专业课与实践课三个类别。自本学期开始,第一批共12门课程已陆续开课。“‘两创’课程的学习已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学校注重对创业导师的培养,让创业课程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黄翠红说道。

 

http://www.hz66.com/2017/0321/2710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