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湖州在线以《水上起舞的龙舟 承载洪桥镇的端午文化》为题,报道了文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展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的情况。全文如下:
水上起舞的龙舟 承载洪桥镇的端午文化
湖州在线讯 一条龙船从太湖畔缓缓驶过,船上插着的三角旗在风中翩翩飞舞,湖边人家在龙船驶过时纷纷拿出拜龙王所用的祭品……这是湖州市洪桥镇端午节的花龙船。来自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的“遗韵焯烁 熠于今朝”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大学生暑期实践团乘车赶往长兴县寻访花龙船文化。
花龙船是洪桥镇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划龙船前,制作花龙船的师傅会四五个聚集在一起进行龙船的制作。龙船的制作工艺复杂,特别是龙头的制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龙头分为“死龙头”和“活龙头”,“活龙头”比“死龙头”的制作更加复杂,但“死龙头”比“活龙头”更加精巧。每艘龙船上都会插上二百多个彩色的三角旗。龙船的船身制作也十分重要,它是承载所有龙舟手的载体,因此其坚固与否直接决定了龙舟活动是否成功,它的制作需要大量的细心与耐心。
每个端午,洪桥镇的居民都会进行划花龙船的活动,龙船沿着湖畔,从镇里的每户人家前驶过,绕着整个镇子走一圈,龙船经过时,人们会在家门前献上祭品,并进行拜龙王的活动。最后龙船会回到最开始的出发点,然后人们会把龙船的龙头取掉,将整个龙船烧掉,寓意是送龙王上天。龙船被烧掉后,划龙船的活动也就正式结束了。
花龙船的活动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它现在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能够将它传承下去。
据悉,“遗韵焯烁 熠于今朝”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研大学生暑期实践团后期还将带领团队成员寻觅湖州琴书、安吉竹刻等贴近人们生产生活的传统文化习俗和技艺,并将调研成果展现给市民群众,加强市民对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晓与保护。
http://www.hz66.com/2017/0704/276086.shtml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