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中国文明网、湖州在线:你我改进一小步 文明迈出一大步

来源:外国语学院 发布日期:2017-07-17

    2017年7月7日,中国文明网、湖州在线以《你我改进一小步  文明迈出一大步》为题,报道我校外国语学院志愿者上门教湖州市民文明出行。全文如下:

 

你我改进一小步 文明迈出一大步
5万份《湖州市民文明出行公约》昨起陆续送到市民手中


    文明,是看不见的风,却有摸得着的“影”。市民的一言一行,无不显示着整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湖州市民文明出行公约》推行以来,恰似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在市民中催生了一串串令人欣喜的变化。

    面对文明出行这张试卷,市民有何改变?配合《公约》的推行,湖州推出了怎样的新举措?《公约》在市民中又会引起怎样的反响……昨天,记者再次走进湖城大街小巷,看看你我改进的一小步,怎样助推城市文明迈出一大步。


现场违规下降 行人红灯前等待越来越多市民注意出行文明

    昨天中午12点,气温高达35摄氏度,行人纷纷躲避着太阳行走。在苕溪路人民路口,记者发现,已经走到路中央安全岛的行人,看到红灯,都主动停下来,宁可晒太阳,也安静地等待绿灯的转换。

    “这几天慢慢在改变,文明正在滋长,不文明出行正在减少。”交警支队直属二中队副中队长沈杰说,随着《公约》的推行,特别是这两天湖州晚报上连续推出的强势报道,越来越多的市民意识到文明出行的重要性,街头的交通状况也在发生变化。“就像你刚看到的,碰到红灯,行人愿意停下来等,逆行的电瓶车也减少了,穿马路时也会看到有人下车推行了。”沈杰说。

    正在这时,沿苕溪路过来一辆电瓶车,在路口准备上斑马线过马路。看到现场交警后,车主似乎想起了什么,便下车推行过了斑马线。
 

    在记者观察的半个小时内,看到至少有20位市民冒着大太阳站在安全岛上,静等绿灯。还有16位骑电瓶车的市民没有下车推行,但也没有选择穿过斑马线,而是选择从路口经过。

    在东街承天寺巷路口,交警支队月河中队交警曾卫安告诉记者两则小故事:昨天早上,他在路口执勤,有一位骑电瓶车的大妈大概是因为习惯,直接逆向行驶准备转弯,被交警拦下。“大妈被处罚的时候很冷静,连声说自己疏忽,下次不会这样不文明了。这么配合,我们很意外。”曾卫安说。因为在上周,同样的路口,曾卫安同样拦下一名违规的骑电瓶车大妈。当听到自己因为违规被罚款20元时,大妈不服气,在路口与交警争执了近30分钟。“这样的变化,这两天蛮明显的。了解《公约》的市民在增加,我们的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了。”
 

5万份《公约》昨起陆续发出志愿者上门教你文明出行


    采访时,记者注意到,随着《湖州市民文明出行公约》的推行,市民的文明意识有了一定提升。记者从市交警支队了解到,为了加强《公约》的知晓率,引导更多市民文明出行,市交警支队印制了5万份《湖州市民文明出行公约》,送到市民手中。

    “您好!这是湖州最新推出的《湖州市民文明出行公约》……”徐敏霞是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共建文明城市 闪耀湖州之光”暑期志愿者团队负责人,昨天上午,她带着13名团队成员,一起来到学士路、高富路、新华路等路段,将一份份《公约》,发给路口等待红绿灯的市民和沿街商铺。

    徐敏霞告诉记者,他们团队是为服务文明城市创建而成立的, 7月3日以来,已开展入户宣传、环境美化、垃圾分类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还参与了交通文明劝导,并制作了市民不文明现象视频短片,“希望通过分发《公约》这种形式,为湖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一份力。”

    与大学生志愿者抱着同样想法的,还有飞英老年骑游队的老年志愿者们。“别看走了这么多年路,你还不一定会走路哦!”昨天下午,卜忠仁、杨吉敏、韦福荣等队员们,冒着高温,在塔下街社区及附近路口,教社区里的老年居民和过往行人如何正确“走”路。“湖州推出交通文明劝导志愿服务活动以来,我们就加入了。文明交通,也是我们一直渴望的。”卜忠仁说。

    “这些年的变化,是实实在在可以看到的。湖州的交通文明程度在不断进步,今年就比去年好多了。”杨吉敏称,今年,他们在路口的交通文明劝导,支持的声音越来越多,“我们的付出得到了肯定,文明出行氛围不断浓厚。”

    记者从团市委了解到,本报连日来关于文明出行的报道,让志愿者们感触颇深。昨天起,部分志愿者主动拿起《湖州市民文明出行公约》,走进湖城社区、街巷,陆续将《公约》一一送到市民手中,引导市民文明出行。

告别陋习从你我做起

    随着《湖州市民文明出行公约》知晓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纷纷给《公约》点赞,并表示从自身做起,改掉身边的陋习。

    “以前只要路口没有警察,一般看到红灯,我都会自动‘屏蔽’,经常有朋友戏称我是‘闯王’。”小陈是个20岁出头的姑娘,年纪不大,胆子不小。昨天,记者在高富路遇到她时,姑娘正从志愿者手中接过《湖州市民文明出行公约》。她告诉记者,现在自己骑电瓶车规矩多了,只要看到红灯,就会主动停下来。

    “一开始我也是被‘逼’的,因为路上突然多了许多交警和志愿者,让我想闯都不敢闯了。”姑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后来发现其实红绿灯前的一次停车,并不会对出行时间产生多大影响,反而安全系数高了许多,现在她已经习惯规规矩矩等红灯,“大家都在为创建文明城市而努力,我再也不做‘闯王’添乱了。”

    从阳光城出发,开车赶到位于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的公司上班,遇到红灯随手刷个微信,是唐红一直以来的习惯,不过当红色的《公约》送到她手中时,她立马把手机塞进了副驾驶座位上的包里。“这一路红绿灯比较多,等红灯的时候无聊,我会无意识地拿出手机看看。”小唐说,现在她已经意识到这种坏习惯既不安全也不文明,“我打算去买个蓝牙耳机,这样就可以把手机‘藏’在包里,促使自己彻底戒掉开车看手机的‘瘾’,做个文明人。”

 

    中国文明网:http://zjhzh.wenming.cn/wmjj/201707/t20170707_4598381.html

    湖州在线:http://www.hz66.com/2017/0707/2762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