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湖州在线:湖州师院“应急救护”成为大学新生“必修课”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17-09-30

    2017年9月29日,湖州在线以《湖州师院“应急救护”成为大学新生“必修课”》为题,报道我校“应急救护”成为大学新生“必修课”。全文如下:

 

湖州师院:“应急救护”成为大学新生“必修课”


    湖州在线讯 “心脏停止跳动后是按秒计算的,黄金救命时间只有4-6分钟,这个时候,单纯拨打120肯定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要马上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刚刚接受完心肺复苏培训的台怡同学兴奋地说道。
 
    近期,湖州师范学院2017级新生刚刚结束他们入学以来的第一次培训“必修课”——大学生应急救护培训。此次针对全体新生的应急救护培训,主要包括应急救护概念、现场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技能以及常见急症与意外伤害在内的四个课时内容,以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示范为主,体验性课程为辅的授课方式。军训期间,该校约5000名新生陆续进行了普及培训,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救护概念,掌握救护基本技能,提升自救互救意识,激发系统化学习自救互救技能的兴趣。

    据了解,此次培训的讲师主要由医学院与湖州市红十字会合作共建的 “湖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学院”师生志愿者为主。为了此次培训,学校还特别成立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讲师团,由老师担任指导,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备课,确保培训质量。这批 “讲师”在大一的时候就已经取得浙江省红十字救护员证,大二以志愿者的身份充当救护培训的助教,大三时学院择优选拔学生,考取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证。目前该红十字讲师团共有学生讲师57余人,这些学生经过层层训练与选拔取得 “两证”,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 “团队化” 、“模块化”的形式开展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授课。
 
    除普及培训等基础教程以外,学校还开展新生红十字应急救护骨干培训和新生班级安全员培训两个项目。这两个项目以突出实用性为目的,主要对各学院负责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学生干部和2017级新生进行培训,并要求学生取得浙江省红十字救护员证。培训采用 “16+4”的模式开展 (即在红十字救护员16课时标准化培训内容的基础上,至少增加4课时的实践操作练习与考核),采用 “教考分离”、“交叉考核”的形式进行考核,严格把关红十字救护员的资质审核。若是医学专业的学生和体育学院学生裁判员,学校要求必须接受培训,并取得救护员证。同时,学校还鼓励其他学院的同学积极参与考取救护员证。
 
    “参加了这次培训后,我知道了什么是包扎伤口,胳膊要是破了,不局限于贴创口贴,而是可以用敷料、绷带或者干净的布块毛巾仔细地包好防止感染。”参加完培训后,来自工学院建筑学专业的17级新生李敬媛说道。

    据悉,该校计划为每个楼层和每个班级训练一批学生安全员,该计划已得到爱心企业和红十字会的支持,配备了一批AED和急救包等设备,打造 “学校—学院—班级”、 “学校—寝室楼—寝室”两套校园红十字应急救护安全保障体系,为每个在校学生提供安全保障。自2014年始,学校面对全校新生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已有四年之久,在这四年的时间里,累计开展校内普及培训两万人次,今年全校普及程度已达到100%,开展校内大学生红十字救护员培训人数超过4000人次。
 
    为了将应急救护的理念与技能传播到广大群众中,该校还积极鼓励学生多开展此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应急救护宣教和培训送入社区、学校和企业,并且将此部分人群的普及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点,迄今累计培训校外红十字救护员1600余人,普及培训8000余人,开展大型广场活动5场,应急救护主题纳凉晚会6场。学校还专门针对一些如社区保安、老年护工、工程类企业和交通部门等特殊行业进行强化性救护培训。
 
    “我们将大学生的实践育人工作和学院的服务地方工作紧密结合,充分调动医学院师生的积极性,将专业优势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抓牢学校,还要拓展校外;不仅要扩大覆盖面,还要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负责该校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的教师董建新说道。

 

    http://www.hz66.com/2017/0929/2801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