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3日,《浙江教育报》头版刊登我校党委书记刘剑虹署名文章《聆听新时代声音 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文如下:
聆听新时代声音 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湖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刘剑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高等教育而言,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既表现在办学层次上,也体现在结构布局上,但关键的因素还是质量提升的问题。浙江的高等教育是一块明显的短板,短就短在一流大学不多和地级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聆听时代声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于改革,敢于实践,积极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建设“高教强省”而竭尽全力。
一、新时代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征与新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了高度精炼的概括,即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迈入了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就赋予高等教育尤其是还相对薄弱的区域高等教育新的发展特征和使命。以浙江为例,高等教育将会显现出以下新特征:一是以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标志,区域高等教育全面进入以实力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二是高等教育结构供给从规模扩张向优化布局转变,市域高等教育发展将逐渐列入改革发展的重要议程,突出重点与兼顾均衡成为政策的基点。三是高校与区域社会经济结合度会随着综合实力提升而逐步增强,必将成为推动浙江发展的生力军。
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新判断下和新的历史时期的起点上,区域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是积极探索符合区域实际并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从而成为区域发展的动力源和发动机。
二、坚守公益属性,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调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这无疑给当下高等教育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高校在科学研究上如何坚守公益属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开放逐步深化,我国高等学校包括区域性高校在科学研究上显现出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科学研究的业绩与地位也逐渐向世界科学中心走进或靠近,但不可否认,科学研究也出现了急功近利、利益至上的价值偏向和不良现象。近代以来,我国高校科学研究发展的主线是以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为己任,以中国学术独立于西方为价值追求,体现出鲜明的公益性。从科学发展史看,其公益性的制度支撑是重视基础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最终实现协调发展。其实,无论何类高校,科研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职能,也是内涵发展的核心指标。从高校性质看,基础研究是高校最为擅长的,也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可以说,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的自然延伸和必然趋向,因而高校应贯彻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强化基础研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要求,改革科学研究评价制度,引导教师志存高远,为区域、国家、民族乃至人类而献身于学术事业。
三、扎根沃土,为实施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国家战略出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篇章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再次强调“东部优化发展”。对于浙江高校来说,实施这两大国家战略,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加快内涵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应该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立足区域,扎根城乡,以解决好“三农”问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作为切入点,在人才供给、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有新作为、有新的更大贡献。近几年来,湖州师院在坚持师范教育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做好“服务湖州”这篇大文章。根据湖州市经济结构特点,在学科建设上突出“农”字,重点发展淡水水产养殖,并将信息技术、临床医学、经济学等学科发展方向向“三农”领域拓展,形成了农业物联网、乡村全科医生和农村经济、生态文明等学科或研究特色,从而推动了学院上层次上水平。
四、构筑区域人才高地,为立德树人夯实基础
作为区域性高等学校,其重要发展目标是成为该区域的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既能为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辐射周边区域,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教育优先发展”,而从高等教育内部而言就是教师队伍的优先发展,即实施人才重点发展和人才强校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而这次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旗帜鲜明地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的基本要求,无疑是高校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动力源泉。当前,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一方面要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人才政策的革新和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人才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使广大教师成为立德树人的自觉实践者和指导员。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