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我校召开2006年教育实习工作会议,协调、落实2006年秋季教育实习的任务和安排,同时就下阶段我校实践教学工作的思路和本年度实践教学工作设想进行了探讨。
学校实践教学工作将根据实验教学、专业能力训练、科研训练、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社会实践六大模块的内容体系要求,分阶段、有重点地逐项推进。一是通过召开实验室工作会议,进一步理顺关系,健全机制,明确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与任务;二是以师范专业学生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实施意见与训练大纲为模版,向全校所有非师范专业推广;三是通过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实验室开放项目、院级大学生科研项目、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以及参与教师科学研究等的实施,分层次、有计划地推进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四是以师范专业教育实习工作为样本,大力加强非师范专业实习工作;五是通过制定教学大纲、实施科研训练计划、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加强过程监控与结果考核等措施,在原有规范基础上着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六是制定《社会实践》教学大纲,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今年师范专业实习生共有1000余名,除了外省、考研学生留湖州实习、湖州市统一安排以及自行联系的学生外,其余740名学生的实习任务分别由9个学院(医学院除外)奔赴18个地区包干落实。
教务处有关负责人指出,学校将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工作的评奖评优,大力支持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做出成绩与特色的学院,调动学院和教师开展与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将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争取逐步建立将理论教学工作量与实践教学工作量共同作为教师岗位聘任与考核条件的管理机制,从体制上保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同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