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科学规划 和谐发展 ——2006年新闻纪事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07-01-17
         2006年在辛勤耕耘中走过、在琅琅书声中远去,留下峥嵘岁月里我们的美好追忆。
 
       谱写科学规划的蓝图,展现和谐发展的篇章。让我们以喜悦之情,共同分享“十一五”开局之年的丰硕成果,共同回望“三步走”战略步骤的坚实足迹。
 
 
一项战略规划勾勒辉煌远景
 
       关键词:规划 和谐发展 
 
       焦点一:2006年4月,《湖州师范学院“十一五”规划纲要》经广泛征求市领导及学校各方面意见建议后,由二届三次教代会表决通过。该《纲要》以“一个建成、两个提高、三大突破”为主要目标,勾勒出了学校发展的远景蓝图。
 
       焦点二:与学校“十一五”规划相配套的学科建设规划、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5个子规划陆续出台,二级学院“十一五”规划相继制定。
 
       解读:“十一五”期间是学校实现“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纲要》是今后五年学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指明了一条增强创新能力和内涵发展的道路。相关子规划、二级学院规划为学校“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我们每个师院人都应清醒认识到“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每个师院人更应执着追求和始终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两名特聘教授引领学科团队
 
       关键词:特聘 引领学科
 
       焦点一:2006年12月,省高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理学院刘太顺教授,省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人文学院院长颜翔林教授受聘为校特聘教授,成为我校高层次人才金字塔的拔尖人物。他们是我校首次聘任的两名特聘教授。
 
       焦点二:为了提升两名特聘教授所在学科团队的凝聚力、创新力,我校又分别为他们提供了100万元和50万元的学科建设配套经费。这在我校也属首次。

院长胡璋剑与两名特聘教授合影

       解读何以厚待两名特聘教授?究其原因,大学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刘太顺、颜翔林两位教授原均为重点大学的一流教授,也是国内该学科领域的知名学者,具有较强的社会交际力、学术影响力。他们的加盟与受聘无疑是我校学术水平上层次的推进器,对学科创新团队建设和申报硕士点将产生更为积极的效应。
 
       “筑巢引凤”成绩斐然,我们翘首以盼“百鸟归巢”之盛景。
 
 
三次重要会议推进整体发展
 
       关键词:落实 会议精神
 
       焦点一:2006年10月,我校举行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审议出台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十一五”规划》,特别是从“教学工作、科技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个维度全面评价教师,得到了广大教职员工的普遍认可。
 
       焦点二:2006年12月,我校举行首届学科建设工作会议,审议了《学科建设“十一五”规划》和《关于构建和规范学科建设体系工作的意见》,强化龙头、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学校学科建设水平,着力在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上进行变革。学校将在“十一五”期间划拨1亿元学科建设专项经费,令人鼓舞。
 
       焦点三:2006年12月,共青团湖州师范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从“当好党的助手”、“做好行政帮手”、“团结引领青年”、“积极服务青年”四个功能出发,提出团学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科学谋划未来三年目标任务。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代表认真研读报告

       解读: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学科建设工作是学校发展的核心龙头,团学工作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力量源泉。三次重要会议的举行,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将整体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在机制与制度体系日益完善的今天,有章可循是好事,有章必依在力行。
 
 
四位领导关怀寄予殷切期望
 
       关键词: 方针 殷切期望
 
       焦点一:2006年2月,省委书记习近平首次来我校视察,充分肯定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提出“因地制宜、体现特色、服务地方”方针,并赞赏“明体达用”校训。
 
       焦点二:2006年3月,省委副书记夏宝龙来校视察,了解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等情况,充分肯定我校发展成就。
 
       焦点三:2006年9月,市委书记孙文友为400多名大学生作形势政策教育报告会,寄语大学生“志存高远、知荣明辱,勤奋学习、甘于奉献”。
 
       焦点四:2006年7月,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冯刚到我校考察指导,认为从学生评价激励机制到教师评价激励机制的系统改革是难得的破题之举。
 
 

省委书记习近平视察我校细胞工程研究所

      解读领导的肯定是我们进取的动力,领导的期望是我们开拓的方向。特别在建设综合性大学的战略机遇期,省委书记习近平提出的“因地制宜、体现特色、服务地方” 的十二字方针,已成为《湖州师范学院“十一五”规划纲要》重要指导思想。
 
       各级领导关怀,倍感重任在肩,唯有师院人全力以赴,才能办好人民满意的高校。
 
五大基本素质凸显学生能力
 
       关键词:素质 能力培养
 
       焦点一:德——新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德育成效反映在学习上、工作中、生活里。今年学生党员达1025人,本科生党员比例达到8.5%;学校青年志愿者网络报名数达到近10000名,服务总站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四城联创”工作先进集体,有8名优秀大学生奔赴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焦点二:智——大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200人次,比去年增加一倍,其中国家奖项34人次。两项新突破:数学建模比赛国家级奖项,多媒体设计作品比赛、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一等奖,成绩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2006届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大幅提高,在全省同类高校中领先;学生校级科研项目达81项,比去年约增4倍。理论物理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硕士生答辩会首次在我校举行。
 
       焦点三:体——历时一个多月的体育节涉及项目、参与者人数之多均创历年新高,形成了大众体育、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学生们享受体育的乐趣,感悟“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真谛。1人破校运会女子铅球记录,在竞技体育中表现不俗。
 
       焦点四:美——《艺术百家》副主编冯建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蔡良玉等一系列名家讲座,“崛起风——魅力湖州”等各类书画、摄影展,读书月、文化艺术节等大型系列活动营造了浓厚校园文化氛围。3个作品入围全国青年学生室内设计竞赛,8个作品入展湖州市晋省美展;艺术学院张靖、单云蕾两名同学在浙江省第五届青年歌手比赛中,分获通俗唱法银奖和民族唱法铜奖。
 
       焦点五:劳——万余名大学生以多种形式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共组织了31支实践团队,其中省级重点团队2支,校级团队18支,其它团队11支。《浙江日报》头版报道求真学院36名学子暑期社会实践生存体验活动。

学生志愿者热情服务市民

学生干部素质拓展训练

求真学子暑期生存体验

       解读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而高校的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校实施大学生评价激励机制改革以来,成效初步显现,并日臻完善。
 
       培养高素质人才需要素质教育,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年轻一代。
 
六个亮点工程开创崭新局面
 
       焦点一学生就业与领导业绩的考验——学生就业工作机制明确提出将各学院的就业情况作为学院党政领导业绩考核的重要部分,且与各学院的下一年度的招生计划相挂钩。
       亮点——2006年我校毕业生就业率(94.8%)超过全省本科院校平均水平(88.56%),位居前三。非师范专业中旅游管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专业就业率达到100%,另有11个专业就业率超过了95%。

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

       焦点二: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从2006年10月下旬开始的首届“教学质量月”活动是我校为巩固教育部评估成果而进行积极整改的专项活动,共有9大类20多项。
       亮点——新增市场营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化学、口腔医学、对外汉语5个本科专业;《文学概论》、《软件工程》、《高分子化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个项目被立项为省新世纪教改项目。
 
       焦点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上顶天,下立地”的指导思想,提高高档次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项目的能力和水平。
       亮点——省部级以上项目33项,其中获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项目,50项市厅级项目。与去年相比,省部级项目增长了68%,市厅级项目增长了62%。在获奖成果上,首次获得了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一等奖。
 
       焦点四校园稳定高于一切——在和谐校园构建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心与心之间的沟通、网与网之间的互动得到了高度重视。
       亮点——我校被评为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单位再次被授予浙江省“平安校园”荣誉称号,先锋网被评为省高校“优秀教育网站”。1人获高校“育人奖”, 2人获省高校优秀辅导员,3人被评为市宣传文化“五十佳”工作者。
 
       焦点五内涵在精品文化中提升——赵紫宸、赵萝蕤父女纪念馆开馆,校史陈列馆管理规章制度完善,沈左尧先生、封圣华女士捐赠书画藏品,沈左尧、温友言等学术讲座开讲。
       亮点——赵紫宸、赵萝蕤父女纪念馆,校史陈列馆已接待省内外领导嘉宾、校友、师生近4000人次,与思源广场、胡瑗广场等文化精品工程同为新生始业教育的重要基地。

赵紫宸、赵萝蕤父女纪念馆开馆

       焦点六:万丈平地起高楼——2006年9月,规划占地面积890亩、总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的东扩工程完成一期10万平方米基本设施建设,并顺利竣工起用,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求真学院迁入,首批入住学生近2000名。
       亮点——人文校园、生态校园、现代校园建设初具雏形,学校被评为全省普通高校基建管理先进集体、湖州市“四城联创”工作先进集体。

东扩工程一期顺利竣工启用

         新年来临之际,回顾与反思让我们更加理性地认识过去和现在,憧憬与展望让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激情和自信。
 
       新年新作为,新貌新愿景。让我们站在新的起点,坚守大学理念、传承师院精神,为建设湖州大学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