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科学发展特色兴校(18)人文学院: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实施特色兴院战略

来源:党委宣传部 人文学院 发布日期:2008-01-10
“科学发展、特色兴校”大讨论专稿

人文学院:以项目建设为抓手 实施特色兴院战略

      人文学院以创新思维抓建设、促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特色兴院战略。两年来,人文学院在两个方面项目建设上找准了路子,做出了成效。
 
以科研项目为抓手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与教学建设,说到底是以教师科研为基础,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上不去,上述四大建设都将是空中楼阁。院长颜翔林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对科研工作有着深刻的体会、丰富的经验和广泛的学术联系,他倡导、组织教师重科研、抓项目、出精品,得到了学院领导班子的高度认同和全力支持,广大教师更是真心拥护、积极参与。两年来,人文学院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实现了多项突破。2006年发表论文56篇,其中一级刊物3篇;出版专著6部,其中权威出版社2部;获得各类项目27项,其中科研项目20项,教研项目7项,省部级项目8项,并首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和省教育厅重点项目;获得科研成果奖11项,其中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省高校科研成果奖2项。2007年发表论文120篇,其中一级刊物7篇;出版专著11部,其中权威出版社1部;获得各类项目49项,其中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3项,并首次获得教育部课题2项;科研成果奖16项,其中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育厅一等奖1项。科研工作的突破使人文学院的学科建设和教师团队建设都上了一个新水平,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也获得了更好的科研支撑和发展后劲。
 
以教育合作为抓手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人文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而加强与专业对口单位的教育合作,是适应当代社会人才培养需求的一种必然选择。2006年1月,与湖州日报社、湖州广播电视总台签定了教育合作协议,逐步推行全面的教育合作,以传播系人才培养为重点,涉及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一大特色与亮点。湖州日报社、湖州广播电视总台被评为学校紧密型实践基地,这一教育合作项目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目前正在积极准备申报明年的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力争获得学校在这一奖项上的历史性突破。在这一教育合作项目的影响下,又先后与湖州市图书馆、湖州苏宁电器签订了教育合作协议,教育合作扩大到学院3个系。
 
以人才培养为重点 形成学院办学特色
 
      项目建设是二级学院围绕中心抓重点、发挥优势育特色的理想抓手,是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做出成绩的具体体现。要抓好项目建设,领导班子认识一致、思路清晰、目标准确、分工明确、配合有力是前提;工作上组织有力、措施到位、真抓实干,广大教师齐心合力、积极参与是关键。重点突破、逐步推广,努力形成优势特色是目标。比如科研工作方面,学院在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申报上进行了有效的工作;在学术专著出版和国家级课题的申报上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组织召开了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大力加强对外学术交流。这些举措有力地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有效地扩大了教师的学术视野,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在教育合作中,学院十分重视与报社、广电总台在教育合作方面进行沟通与联系,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领导,强化激励,有效调动了传播系师生尤其是骨干人员的积极性,使得这一合作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学生在各类媒体上公开发表作品高达600多篇;在湖州市新农村办公室和报社、广电总台的大力支持下,传播系全体教师参与,带领学生分组采访新农村建设,参与制作了教育合作电视专题片在湖州台播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按照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的思路,人文学院在人才培养上还着重抓了学生论文写作一体化训练、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学生科研立项与考研工作等,在教学改革上着重抓了培养方案的修订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以案例式教学推进教学的实践性,以专题式教学推进教学的研究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学校推出“科学发展、特色兴校”大讨论活动以来,人文学院已先后组织了理论学习中心组和院务委员会扩大会议进行专题学习和研究,并计划在下学期初专门开会研究人文学院特色项目建设的目标、计划、措施、投入、检查、考核等,把科学发展、特色兴院的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推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