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科学发展特色兴校(19)外国语学院:培育优良学风 夯实语言功底

来源:党委宣传部 外国语学院 发布日期:2008-01-10
“科学发展、特色兴校”大讨论专稿
 
外国语学院:培育优良学风 夯实语言功底
 
      外国语学院围绕“语通中外,文贯东西”这一院铭,在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基本功的同时,突出外语教师所必备的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基本专业技能,形成了“培养高尚师德、夯实语言功底、强化师范技能”的办学特色。
 
加强学风建设  塑造高尚师德
 
      近几年来,外国语学院致力于学风建设,推出了“1234”工程,经过全面实践,基本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进取的优良学风。
 
      一教育——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大学生在大学不同时期存在着思想差异。为此,外国语学院坚持“一以贯之,分级教育”的教育理念,即在整个大学期间始终贯穿大学生“成长成才”这一主线,又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通过形势报告会、座谈讨论会、个别交流思想、学生自我教育、学习园地(宣传板报)、典型事例或反面教材剖析等多种方式,以正面教育为主,有重点、分层次地对全体学生进行思想引导。
 
      二引导——以教风引导学风、以党风引导学风
 
      以教风引导学风。学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新的教学思想,深入钻研教材,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不断总结交流教学工作中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正是全体教师恪尽职守,教风纯正,使学生树立“以学为荣、以不学为耻;以学优为荣、以学劣为耻”的风尚。
 
      以党风引导学风。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中的先进群体,特别是党员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身心锻炼和修养,自觉参与到学风建设各项工作中来,从而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三结合——三课堂(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第一课堂掌握知识,学会学习。学院要求专业教师以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第二课堂锻炼能力,学会做事。学院推出一年一度的“外语节”和每周一次的“外语角”,锻炼外语学子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专业水平;一年一度的“红五月”、商贸英语写作竞赛、师范生技能大赛等活动也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第三课堂全面发展,学会做人。本着“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以暑期集中开展、平时兼顾开展的活动方式,开展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活动,在奉献中推进素质教育。
 
      四保证——制度、物质、心理、发展保证
 
      一是制度保证。推出了班级教学日志,设立班级学风监督员,开辟学院学风建设专栏。二是物质保证。坚持开拓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并逐步从低层次服务性工作向智慧型工作过渡,如英语家教等,岗位的分配优先考虑贫困生,使困难学生能够以劳助学,保证其基本生活需求。三是心理保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成立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组,制定了学院心理健康预警方案,设立心理辅导室,开通了阳光直通车心理辅导专线,2005年推出“阳光工程”。四是发展保证。学院确立了“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方面,按照“加强基础、注重实践、强化技能、优化素质”的原则,全力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为学生明确了发展目标。
 
提高教学质量  扎实语言根基
 
      为了帮助学生打牢语言功底,外国语学院主要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是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教学,每个教师都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制定详细的授课计划、教学日程,规范教学。二是抓好集体备课,以教研室为单位,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章节进行集体讨论,提出统一要求。三是抓好教学质量的监控,期中有教学检查,分别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期末有学生给任课教师作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四是重视课堂训练环节,通过课文学习和课前5分钟、课间10分钟实训等教学环节训练,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在省内外各类竞赛中屡屡获得好成绩。
 
      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
 
      一是开设了文学、语言学、翻译、文化、英语教学、商务英语等六大类专业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二是学校还为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了公共选修课,课程涵盖了文、理、艺术、体育等多个学科门类,实现了文理渗透,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三是兼职教授每年定期来学院讲学,指导学科建设与教师科研,开阔学生视野。四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充分施展才华,锻炼自己成为社会欢迎的人才。
 
加强实践锻炼  提高专业素质
 
      外语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外国语学院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堂外,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校内技能训练
 
      一是强化师范技能训练。学院提出“苦练基本技能,巩固专业基础”的方针,让学生进微格教室试讲,见习实习前分组说课、听课等,在新生中开展了“Step by step”学习活动,要求学生每月写一篇读书札记或读后感,每年参加“园丁杯”师范生技能大赛。二是注重专业技能培养。针对各个年级的知识特点,制定详细的技能培训方案,对低年级学生加强语音、听力、口语培训,对高年级学生侧重书面读、写、译能力的培养。结合课堂训练开展了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翻译比赛等,以赛促练。三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定期举办外语节、艺术节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提升学生素质搭建平台。
 
      二、利用校外教育资源
 
      一是扎实抓好教育见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说课、学生作业批改、见习班主任等活动,让学生尽早了解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所需具备的各项素质与基本能力。二是聘请中学教师开展现身说法,让学生在教案、说课、课件制作等各个方面接受指导。三是开展学生专业实践。通过进入社会的见习、实习、实践等磨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外国语学院通过学风建设、教学建设和实践活动,以夯实语言功底为出发点和突破口,使学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培养了他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基础厚重、学有所长、特色鲜明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