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下午,校社科联举行第二次学术沙龙——“信息空间中的‘善-恶’概念及其伦理问题”。
社会发展学院孙和平教授从四个方面作了重点讲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界一致性的观点的论述,信息域及其信息存在物的善概念,在信息域中“自然恶”转变为“道德恶”,消除“人工恶”就是承认一切信息客体并与之建立起交互关系。
孙教授侧重介绍了信息哲学创始人、牛津大学哲学家弗洛里迪(Luciano Floridi)的信息伦理思想,认为在信息域中任何一个信息(存在物)都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凡是信息都意味着世界的生成和秩序,意味着善,信息的缺乏才是恶。当今,所有的伦理问题都是一个双重的关怀:既关怀其他存在物,也最终为了关怀我们自己。并且这种主体间性需要重新建立起来,而这一点依赖于我们的新传媒及其主体视阈。最后,他认为在信息社会中“自然对象”作恶实际上是我们自己作恶,不存在纯粹的“自然恶”。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学会与任何存在物实现信息沟通,并向它们负责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安全通道。
社会发展学院相关老师和学生参加了学术沙龙,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