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我校2011届毕业生大型就业招聘会在燕英体育馆举办,共有来自湖州、嘉兴、杭州、宁波等地的240多家招聘单位前来招聘毕业生,提供岗位2500个,前来应聘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高职类学生累计达5000余人。党委副书记周家健前往现场指导工作。
在教育机构的招聘单位前,师范专业的学生将其围得水泄不通。嘉兴某教育单位的负责人介绍,随着今年教师待遇的进一步提高,很多学生更倾向于这个行业。面对桌上一叠简历,他们要重点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
据悉,今年的招聘会临时新增了40多家企业前来招聘。企业用人需求的大幅上涨,使求职者选择余地扩大。

对口不对口兴趣说了算
手执18份简历的邵同学在招聘会现场投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份简历。他的专业是生物工程,与应聘的岗位并不对口。“那是一家教育机构,对我印象不错,我想之前的家教经历起了很大作用。”邵同学说,“听到下周一可以面试的时候,我心里挺开心的。”当然,他的简历也会投向别的岗位,比如销售经理等。“现在与专业对口的岗位不多,很多时候要发挥自己其他方面的技能。”已经大四的他不忘建议学弟学妹,对于找工作,要早做准备,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不可或缺的。
同样,来自文学院的应届毕业生陈同学也应聘了与专业不对口的岗位。“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但我对金融很感兴趣。”刚刚投完简历的他介绍了自己三年的炒股经历,觉得兴趣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而对于应聘单位要求的证券从业资格证,他表示会在近期考取。
临场表现更受关注
湖州一家进出口公司的招聘展位内坐着一位特殊的面试官——来自土耳其的企业咨询师。一同前往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对于应聘者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尤其是口语。“我也想趁这个机会找个助理。”老外咨询师笑着说,同时也希望前来面试的学生能大胆尝试,展现自己。
金华的一家用人单位也看重应聘者的临场表现能力。“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张证书,更是他们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负责人解释道,“其实面试的过程中我们就在打分了。”对此,外国语学院的王同学表示理解。曾获cctv英语风采大赛浙江赛区三等奖、“园丁杯”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的她认为,专业的证书只是学历的证明,但综合能力才是企业最看重的。
“打酱油”也有收获
招聘会现场不乏跑龙套的角色,大二、大三学生的加入活跃了会场气氛。来自信息与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边走边观察着:“我就是来看看现在用人单位都需要怎样的人才,以便规划自己的发展方向。”同行的叶同学则侧重于观察自己家乡单位的用人需求。一位班主任也来到了招聘现场,他将与大三学生分享一些资讯及心得,为他们来年的就业提供帮助。
“今年来的企业单位数量相比去年增加了30%多,提供的岗位也多了不少。”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世峰老师说道,“随着经济发展,企业的用人需求量不断增加,给我校的毕业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看着络绎不绝的学生,刘老师认为今年毕业生找到合适工作的机会很大,大二大三也可以收获不少。
(学生记者:麻春雅 葛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