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晚,我校音乐学院舞蹈博士彭珏非的原创舞蹈作品《浅笑》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进行国内首场演出。这部作品以哲学的观念出发抛出对时代的思考,在传统与当代并行的形式中牵引出生命的重量和力量。演出结束,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
舞蹈以生命中无处不在的暴力与柔软为核心进行创作,探寻“浅笑”背后蕴藏的力量,由此重新凝视存在,在疼痛与抚慰之间,触摸生命的本质。
作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哀歌。舞者采用朝鲜族舞蹈的呼吸技术,以缓慢深沉的气韵为根,从极大的忍耐、刻骨的坚韧、撕裂的疼痛和缓慢的呼吸中塑造“克制与自然”的艺术语言。第二部分是潮水。作品在细腻极简的布局中强调气的生命和诗的意境,把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在“浅笑”中埋下对时代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发问。
在音乐方面,作品的前半部分采用俄罗斯女歌手珊蔻·娜赤娅克的声音艺术作品,后半部分则利用双钢琴音高的微偏移,形成拍音与泛音的碰撞和填充,并以中西合璧的多层次节奏设计以求与舞者的呼吸同步。
此次演出受邀上海国际舞蹈中心策划主办的第三届SIDCT当代青年舞蹈双年展,彭珏非博士作为本季舞者代表进行开幕式发言,期待以当代舞连接传统与未来,将富有中国意蕴的当代舞蹈推向观众,推向世界。
此次《浅笑》的成功上演,不仅是彭珏非博士个人艺术创作的精彩呈现,更是我校音乐学院应用型科研成果的一次重要展示。该作品深度融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艺术语言,以创新的舞台表达和哲学思考,充分展示了学院在舞蹈创作与实践研究方面的创新能力,为学院进一步拓宽了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路径。
中国·浙江 湖州市二环东路759号(313000) 浙ICP备10025412号 浙公网安备 33050202000195号 版权所有: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