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学校召开教育国际化专项工作培训会(图)

来源:国际交流合作处 发布日期:2025-11-22

  为系统总结“十四五”期间学校教育国际化工作成效与经验,全面谋划“十五五”时期国际化发展新蓝图,11月20日,学校召开教育国际化专项工作培训会。副校长李庆峰出席并讲话,党委宣传部、人事处、学生处、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人文社科处、社会合作与发展联络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相关负责人、学生工作副书记及外事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人作工作回顾与展望报告,全面梳理了“十四五”以来学校在全球合作网络拓展、师生国际流动、留学生培养体系完善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的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

  李庆峰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意义。他强调,教育国际化已被明确列为学校“163”工作体系中的六大战略之一和“十五五”规划十大专项规划之一,是驱动我校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整体提升的“硬动力”,直接关系到我校办学声誉、学术影响力和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一道“必答题”,必须管理服务、教学科研、学生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他要求,教育国际化必须与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驱动的战略目标同步推进。一要健全“全校一盘棋”的国际化治理体系,将国际化融入各单位日常工作;二要建强师资,打造具备国际视野和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三要聚焦育人,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四要深化科研,加强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五要优化保障,营造良好的国际化发展环境。他强调,在编制“十五五”规划及各专项规划时,必须将国际化作为核心要素同步谋划、同步设计,推动学校教育国际化迈向新高度。

  会议特别邀请浙江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毛锡龙作了以“发挥国际合作优势,服务学校中心工作”为主题的专题报告。

  报告中,毛锡龙详细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在国际学生招生与培养、教师海外交流与合作、国际科研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显著成效。他表示,高校教育国际化不仅仅是招收国际学生和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更重要的是要将国际化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各个环节,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化办学格局。此外,他还分享了浙江师范大学在应对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时的解决策略,为我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本次会议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共识,为学校在新起点上推动教育国际化工作从“办事”向“谋事”、从“被动”向“主动”深刻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