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

湖州晚报整版:艺术之花从这里放飞——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培养艺术类创新人才纪实

来源:艺术学院 发布日期:2016-03-08

    2016年3月6日,《湖州晚报》A05以《艺术之花从这里放飞——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培养艺术类创新人才纪实》为题,整版报道我校培养艺术类创新人才纪实。全文如下:

 

艺术之花从这里放飞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培养艺术类创新人才纪实

 

    四年的大学生活,“梦工厂”为他们插上艺术的翅膀。毕业展演、各类文艺实践活动,成为他们绽放梦想的舞台……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自2004年,基于“三百工程·零接轨”的人才培育新模式,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历经二十载,已成为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一项有效措施。培养了近3000名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5%,除为中、小学输送了大批优质教师外;还为设计、培训、创业等机构培育大量一线高素质人才等。

小荷已露尖尖角缘于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创新素养

    林晨栎是艺术学院09级美术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现在已然成为了一个诲人不倦,孜孜以求的美术老师。“大学期间,学校的‘三百工程’对我工作真的有很大帮助。 ”林晨栎笑言,按照“三百工程”在操作层面上的要求,美术学专业四年内,要完成100幅绘画作品的创作、100位书画名家的了解、100幅名画的赏析。“当时这些‘硬要求’让人有些头疼,但是在工作考编制的时候,我的艺术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

    让她为之自豪的是,读书期间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外出写生创作,返校后,学校会举办以写生为专题的展览。其中,由她创作的《徽州山色》水彩系列,还参加了浙江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并获得了二等奖。

    在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学生还没毕业,订单就到了学校。不少用人单位纷纷表示,“这样的毕业生才是我们最需要的”。

    感慨“三百工程·零接轨”的特色课堂,纳入各专业培养方案,分五学期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使学生通过扎实的学习和创作,将艺术实践、艺术理论和艺术修养融会贯通,真正成为技能过硬、理论扎实、素质全面的专业人才。

魅力青春展才华缘于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零接轨

    与林晨栎的经历类似,赵青霞是艺术学院09级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现在是湖师附小一名音乐老师,回忆起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赵青霞有些滔滔不绝。“讲台也是舞台啊,在大学期间学校提供了很多展示、锻炼自己的舞台。 ”赵青霞告诉记者,她是校办艺术节的“常客”。学校的艺术节形式多样,既有逗笑的相声,又有风格迥异的舞蹈、歌曲表演,“在这个演出中我们找到了自信,挖掘了潜能,成长了自己。 ”

    一年一度的艺术节是同学们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艺术节的举办,也让每个同学都能感受艺术的魅力,同时创造艺术,享受艺术。据悉,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连续十二年举办的“艺术节”实现学生与专业的全覆盖,涵盖声乐、钢琴、器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书法、招贴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摄影等多个项目的竞赛,是学院内部学生技能训练、展示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在校外,艺术学院还多次组织选拔优秀学生参与政府、行业协会等主办的各级各类专业竞赛和社会服务,并设立多项学科竞赛奖学金,使其成为学生消化知识、磨练作品、提升技能的主渠道。大学时期的赵青霞多次参与了对外演出,如吴兴区“建党90周年”红歌演出、“五·一”歌会。

    据悉,音乐系学生艺术团队拥有30余个地方与时代特色浓郁的演出节目,是湖州市、吴兴区对市民、农村和对外接待文艺演出的主力军。

宝剑锋从磨砺出缘于艺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为了突破地方高校普遍的人才培养同质化、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学生专业技能弱等现象,湖州师范学院紧密围绕长三角区域对艺术类人才的特殊需求,直面地方高校生源特殊构成,在“优素养、厚基础、精实践、促创新、助创业”思想的指导下,探索“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需求零接轨、课程体系建设与专业素养培育零接轨、知识传授与应用技能培训零接轨、互动学习与创新创业零接轨”的“三百工程·零接轨”人才培育新模式,引领“艺术类专业传统培训模式”向“应用性、创新型”转型。

    不仅如此,在艺术学院名师荟萃。拥有一支74人的专任教师队伍,包括省级“教坛新秀”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2人、浙江省五星级青年教师称号1人、浙江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1人等。

http://ehzrb.hz66.com/hzwb/html/2016-03/06/content_2726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