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第十三届胡瑗文化节
  • 校园十景之同沐德音
  • 牢记嘱托 逐梦前行

湖师新闻

News 新闻网
  • 锚定本科教育质量生命线 共绘“十五五”发展规划新图景 ——学校召开2025年暑期务虚会暨干部培训会(图)
  • 我校第二十七届运动会隆重开幕(图)
  • 我校举行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图)
  • 学校召开庆祝第41个教师节大会并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图)
  • 第三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湖州论坛顺利举办(图)
  • 我校举行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图)

学术动态

Academic 更多+
  • 我校承办微观物理世界的奇特现象研讨会(图)

      11月13日至16日,微观物理世界的奇特现象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会议由理学院主办,副校长李庆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等2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开幕式上,李庆峰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和我校物理学科建设情况。他回顾了量子力学百年发展,指出微观物理世界是充满未知的“蓝海”与“深空”,强调本次会议致力于推动教学与科研、原子与原子核尺度、核结构与核反应等层面的深度融合,旨在打破壁垒,实现认知的“平方级飞跃”。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周善贵,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小红分别致开幕辞。  研讨会设置特邀报告、专题研讨、圆桌论坛等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微观物理的前沿课题、研究进展、最新成果、跨学科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我校刘艳鑫教授、徐浩洁研究员、李可副研究员等也分享了在投影壳模型、核对称能约束、冷原子与核物理交叉研究等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北京师范大学张丰收教授致闭幕辞。

  • 我校承办第二届中欧科学家论坛暨第七届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国际会议(AIAM 2025)(图)

      近日,由我校参与承办的第二届中欧科学家论坛暨第七届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国际会议(AIAM 2025)在德国海德堡Bürgerhaus会议中心举办。  本届论坛以“汇聚中欧,科链全球”为主题,采用“主论坛+线下平行论坛+线上论坛”的形式,共举办90余场主题报告与圆桌讨论,议题覆盖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ICT转型、临床医学、碳中和与新能源、复杂系统、智慧城市与设计等多个前沿领域,构建了“开放、包容、专业、创新”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为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注入新动力。来自中欧的近300位科学家、企业代表及青年学者现场参与,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近8万。  会议由中欧科学家论坛执行主席、我校教授蒋林华与英国莱斯特大学教授周挥宇联合主持。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发来视频祝贺。他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始终倡导“交叉、融合、相生、共赢”理念,积极推动学术开放与国际合作。由学会与海外华人科创联盟共同发起的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国际会议已成功举办至第七届,为中欧科学家搭建了重要的交流平台。  第七届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国际会议(AIAM 2025)主讲报告环节,多国知名高校及科研机

  • 国际知名专家罗宾·罗韦做客我校 畅谈人工智能机遇与挑战(图)

      11月7日,国际知名人工智能专家罗宾·罗韦(Robin Rowe)先生应邀做客我校,举办了题为“逐浪·奇点: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国际交流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机关党委、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报告会前,副校长李庆峰会见了罗韦先生,双方就人工智能领域的教育与研究合作进行了交流。  在报告中,罗韦先生结合其在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世界卫生组织、DARPA及美国海军研究生院等机构的丰富项目经验,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当前的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他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概念,系统阐述了AI在教育、医疗健康、商业创新等领域的革命性机遇,同时也指出了其在伦理规范、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等方面带来的严峻挑战。在互动环节,现场学生踊跃提问,就AI技术伦理边界、未来职业影响等话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气氛热烈。  据悉,罗宾·罗韦是国际知名的人工智能研究科学家、Heroic Robots 首席执行官,曾任联合国国际电信联盟医疗元宇宙工作组主席,曾在凯捷咨询、世界卫生组织、DARPA、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NBC等机构主导技术创新项目,并在SAIC担任首席技术专家。现为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县

  • 我校教师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

      2025年10月30日,《光明日报》06版发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艾志强、祝玲玲老师的理论文章《推进人工智能全社会通识教育》。全文如下:推进人工智能全社会通识教育作者:艾志强 祝玲玲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的背景下,推进人工智能全社会通识教育,不仅是提升全民人工智能素养、掌握数字时代主动权的重要举措,更是共享技术进步红利、防范潜在风险的关键路径。应从体系化建设入手,通过教育对象、课程、载体、机制和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完善和创新,切实促进人工智能全社会通识教育走实、走深。  设计分层分类的教育内容。年龄差异决定了认知模式和学习能力存在区别,用户职业差异决定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不同。为此,需要以“分层分类、全龄覆盖、终身成长”为理念,针对不同人群设计差异化的教育路径,形成“人人想学、人人能学、人人皆学”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范式。针对学生群体,应根据《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

学术信息

Academic 更多+
  • “太湖品学”人文社科名家讲坛(第16讲)

      主题:科研业务条线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研究机构建设与咨政报告写作  时间:2025年11月26日(星期三)下午2:00  地点:明达楼221会议室  参加人员:文科学院科研副院长、科研秘书、新申报研究机构负责人、高级别项目申报者,其他感兴趣的老师  主讲嘉宾:陈宝胜 教授  嘉宾简介:陈宝胜,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无为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现任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南湖革命纪念馆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作家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等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特别资助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40余项;20余份研究报告获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级以上批示,两项成果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曾任温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副处长、温州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兼任全国绩效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

  • 左尧讲坛暨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系列讲座第十讲

      主题:女性为何写作  主讲人:王侃  时间:11月21日(周五)14:30  地点:东校区图书馆A615室  承办单位:图书馆、人文学院、安定书院(创新创业学院)  主讲人简介:  王侃,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有《翻译和阅读的政治》《时见疏星渡河汉》等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二百余篇。曾获第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第五届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

  • 数学学科2025系列学术报告之二十八

      题目:Unified continuous-time q-learning for mean-field game and mean-field control problems  报告人:魏晓利  时间:2025年11月20日(周四),晚上19:00-20:00  地点:腾讯会议(会议号:706282801)  英文摘要:In this talk, we study the continuous-time q-learning in mean-field jump-diffusion models when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s not directly observable. We propose the integrated q-function in decoupled form (decoupled Iq-function) from the representative agents perspective and establish its martingale characterization, which provides

  • 左尧讲坛暨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系列讲座第九讲

      主题:璀璨的钱币文化  主讲人:陆昕  时间:11月21日(周三)14:00  地点:明达楼126报告厅  承办单位:图书馆、人文学院  主讲人简介:  陆昕,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大学历史系特聘讲师、浙江大学玉泉大讲堂特聘讲师、微拍堂鉴宝评审专家。收藏、研究古代钱币四十年,是中国民俗钱币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多次担任央视鉴宝专家,并长期为故宫博物院授课。收藏有中国最完善、丰富民俗钱币,藏品于中国钱币博物馆、浙江博物馆等地多次展出。

校园生活

Campuslife 更多+

媒体看师院

Media 更多+

校园动态

Events 更多+
  • 我校教师在省第十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佳绩

      11月17日,浙江省第十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在宁波大学落下帷幕。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我校医学院(护理学院)陈文婷获医科组二等奖,理学院王倩倩获工科组二等奖,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良好的教学风貌。  竞赛由浙江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联合主办,面向全省各级各类高等院校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开展。经前期各高校的校赛遴选后,99所高校、331名选手进入省入围赛;再经选拔,85所高校的176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今年竞赛设文科、理科、工科、医科和思想政治课专项五个组别外,同时增设了高职文科、高职理科组,共7个组别。竞赛内容由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部分组成,每位参赛选手准备5个教学节段,比赛当天由选手随机抽取其中一个进行20分钟讲课,讲课结束后在45分钟内撰写完成讲课节段教学反思。  校工会和教务处高度重视比赛,精心组织,严格选拔,聘请校外专家培训指导入围选手,精心打磨,多次试讲、修改、提炼、完善,精益求精,同时做好比赛后勤保障工作。今年学校同步安排4名优秀青年教师到现场观摩,让更多教师近距离接触高水平教学案例,实时学习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逻辑、课堂互动技巧、教学创新等

  • 观胡瑗先生故事,悟明体达用之道——人文学院原创话剧《胡瑗》顺利演出(图)

      为弘扬胡瑗先生“明体达用”的教育思想,11月16日晚,人文学院原创话剧《胡瑗》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上演,本次演出由校党委宣传部、人文学院主办,吸引全校近500名师生到场观看。  话剧《胡瑗》全剧分为三幕,以说书人的念白引出胡瑗先生一生的几个重要阶段,生动呈现了胡瑗先生的求学、教书与育人经历。该剧不仅艺术化地阐释了胡瑗先生所倡导的“明体达用”教育思想及其创立的“分斋教学”教育制度,更充分彰显了他坚韧不拔的治学精神与前瞻开放的教育理念。今年,《胡瑗》在去年剧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着重改进了说书人的台词表达,使其更贴近青年的语言习惯与观察视角,力求打造一部更能引起当代大学生共鸣的话剧作品。  据悉,启明剧社自2018年起以传播胡瑗教育思想、承扬“明体达用”校训为宗旨,进行话剧《胡瑗》的创作与演出,八年来,《胡瑗》话剧不断被演绎、打磨、传播,已成功上演十余场,吸引了万余名名观众,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20年“启明剧社”获评首届文化“白天鹅奖”文化建设奖,2023年话剧《君子胡瑗》获评第三届文化“白天鹅奖”文艺创作奖,同年参与了湖州市新闻传媒中心纪录片《瑗来是湖州》的拍摄,相关内容在浙江卫视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

      近日,中国知网发布《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2025版)》。数据显示,《湖州师范学院学报》复合影响因子较上年增长16.96%;影响力指数CI值为12.106,较上年提升50.33%。影响力指数(CI)学科排序在期刊池较上年扩大的背景下提升了49位。  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报做强特色栏目,做好专题策划,加大约稿力度,建设高质量办刊队伍,也离不开广大专家学者的支持、审稿专家的专业把关以及读者长期以来的关注与推荐。  未来,学报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严把学术质量关,推出更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持续提升期刊的引领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 “文寓于宿,德馨于舍”——经济管理学院举办寝室美化大赛

      为营造和谐融洽、温馨舒适的寝室氛围,提升同学们的审美素养与团队协作能力,11月17日晚,经济管理学院“文寓于宿,德馨于舍”寝室美化大赛在32幢319教室顺利举行。辅导员尹俊豪、钦耀,参赛宿舍代表、学院公寓部学生干部及外院学生评委参与评选活动。  在展示活动中,同学们热情投入、团结协作,将艺术设计与生活实用巧妙融合。有的寝室以“文艺清新”为主题,融入湖笔特色,素雅墙贴搭配绿植点缀,营造出舒适自然的居住环境;有的注重“实用美学”,通过定制收纳与手绘装饰,在整洁有序中体现生活品位;更有同学将专业元素融入宿舍布置,以设计草图、色彩构成装点空间,使寝室成为延伸学习的“创意工坊”。每一间宿舍都焕发出独特的青春光彩,成为校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确保评选的公正性与专业性,经济管理学院组建了由辅导员代表与学生会骨干构成的评审小组,围绕“环境卫生、设计创意、整体美感、主题契合、团队合作”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打分。经过认真走访与细致评审,最终评选出多个优秀寝室,并对获奖集体予以表彰。  从“方寸小屋”到“温馨小家”,这场活动不仅让宿舍空间焕发新颜,更让室友间的联结愈发紧密。这份“第二个家”的归属感,

视频专题

Video 更多+
X

热点专题

Special